首页 解决方案 移动开发 小程序开发 网站建设 精品案例 联系我们
装在口袋里的办税神器 上饶国税推出便民手机APP
2018-04-06
  中国江西网上饶讯 记者许佳慧报道:“以前办理这些申报的业务都要来大厅,现在好了,不仅可以在网上办理了,现在还可以通过手机“江西省电子税务局”APP办理,方便极了”,4月2日,信州区纳税人王女士高兴地告诉记者。   纳税申报、申报作废、发票代开、制度备案、信息查询……打开“江西省电子税务局”APP,可以发现这些功能应有尽有。相对于网上办税,“江西省电子税务局”APP不仅功能齐全,还可24小时办理业务,即使在外出差、手头没有电脑,也可把这套纳税系统装进口袋,通过这款APP随时随地办理税收业务。目前,除了发票验旧等极少业务需要到服务厅办理,其它大多数业务都可直接在APP上办理。就连买发票,也可通过快递送货上门。   在上饶市国地税第一联合服务厅,记者发现只有零星的人员在办理业务。“每个月15号之前公司都是要报税的,以前每到这个时间点服务厅里都挤满了人,但随着网页、APP的快速发展,现在大家在公司、在家就可以办理这些业务了,”服务厅副主任杨琳向记者介绍道。   2017年9月“江西省电子税务局”APP开始在上饶市试运行,于2018年2月正式上线。上线一个多月以来,上饶市国家税务局不仅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服务厅电子滚动屏等发布APP上线消息,还设法与公司会计、法人取得联系,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力求做到户户见面,将更便捷的方式告知纳税人,让纳税人动动手指直接办税,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和获得感。 上海专业APP开发公司:三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各种App的定制开发,微信公众号开发,微信开发,欢迎来电咨询!
全球首款量子计算云平台APP上线
2018-04-05
 本报合肥4月3日电  (记者孙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开发的全球首款量子计算云平台APP“本源量子计算云服务平台”上线,旨在为手机用户打造量子计算在线演示、教育科普及模拟服务的掌上平台。科研院所、高校、专业用户及有需求的公众可通过手机操作量子计算,让量子“门外汉”也能快速上手,进入神奇的量子编程世界。   据介绍,量子计算是一种遵循量子力学规律、通过调控量子信息单元运行的新型计算模式,量子技术使数字化计算能力实现巨大提升。量子位数越多,计算速度随之成倍增长,其发挥的功能也越强大。“本源量子计算云服务平台”于今年1月成功上线32位量子虚拟机,与国际通用的量子语言相比,算法效率更高、更具可操作性;并于2月实现了64位量子电路模拟,打破IBM Q的仿真纪录。在该APP上,用户可免费编写和运行量子程序,查看已编辑程序的图形化显示效果,在远程量子服务器上完成编译、执行与测量,其结果可迅速传回本地。这款APP基于此前的手机网页版平台进一步优化、完善,解决了量子编程操作中的适应性问题。目前,此项应用已面向安卓手机开放,并加速开发、完善其他版本。 上海专业APP开发公司:三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各种App的定制开发,微信公众号开发,微信开发,欢迎来电咨询!
半价团APP,电子商务的一个败笔
2018-04-05
 “你如想要,只要半价就‘购’了。”近期,网上出现一款名为“半价团”的APP,销售者声称打破传统电商模式,开创新型购物模式,可低价买到电话卡、母婴用品等各类商品,购物还能返现,这让很多消费者心动。然而好景不长,记者近日接到多起关于半价团APP的投诉,投诉者称半价团私自调整协议,虚假承诺高额返现,实际上目前已不能提现甚至无法登录,“投入的钱拿不回来”。记者了解到,该APP的运营商因资金链断裂,已经暂停了APP登录。(4月3日 澎湃新闻网)    半价团APP是个鬼?官方宣传,他们是旨在打破传统电商模式、开创新型购物模式的手机购物软件。那么,用户如何半价购物呢?举个例子,两个用户拼团,各拿出69元购买平台上的100元话费,系统随机抽中一人获得100元话费,另一人支付的69元将作为购物金,逐步返现到账户里。如果的优惠力度,是其他电商望尘莫及的。所以,这款购物APP起初赢得了大量的注册用户,且日交易额最高达到186万。    无论是电商还是实体经济,如果没有合理的盈利渠道,则注定不会走远。其实,半价团APP自始至终都伴随着质疑,随着平台修改用户协约,将购物低于100元的账户排除在每日返现之外,用户的质疑声更大。如此以来,用户只能被迫购买高于100元的商品,而这些商品,很多都并不实用,且价格偏高。到了去年11月,半价团出现无法提现的情况,从去年12月开始至今,该APP一直处于无法登录的情况。现如今,半价团APP管理方——四川会购公司因涉嫌虚假宣传、非法集资和诈骗,公安部门与工商部门同时介入调查。    显然,导致半价团APP瘫痪、用户余额无法提现的最根本原因是:四川会购公司的资金链断裂。这时候,部分用户才恍然大悟:哦,这根本就是非法集资的诈骗啊。想占便宜却又没有及时抽身的用户,现在面临余额无法提现,财产损失或无法避免。那么,四川会购公司当初研发半价团APP,雄心勃勃地想构建电商新模式,真的就是居心叵测,以欺骗用户为最终目的吗?笔者并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他们确实有开创新型购物模式的原始初衷,毕竟,他们注册公司,接受监督,跑路绝非他们所愿。    其实,他们也是想盈利,且有着明确的盈利路径:首先,所谓的半价团,并非真的五折低价,而是六九折。其次,真正六九折的商品很少,基本上就是话费这样的虚拟商品,其他商品则是利润较高的。虽然话费这样的低价商品需要平台补贴,但这就像超市亏损卖鸡蛋,就是想拉用户。再者,返现也非立即返现,而是每天返一部分,需要多天才返还,而且这些钱还有很多可能被用户用来消费。这等于说,平台用消费者的钱来进一步的投资。    众所周知,大多数的互联网产品都是先烧钱做市场,再垄断市场变现盈利,比如滴滴和快的之间的烧钱打战,还有各共享单车企业之间的低价火拼。然而,四川会购公司并没有摸准消费市场的脉络,也没有垄断电商市场的能力,互联网产品的模式让半价团APP 成为麻痹剂,再加上高额的补贴最终导致了他们的资金链断裂,成为电子商务的一个败笔。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和用户一样,都值得同情。(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上海专业APP开发公司:三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各种App的定制开发,微信公众号开发,微信开发,欢迎来电咨询!
工信部点名通报“蹭网”App 它们到底有多危险?
2018-04-04
原标题: “蹭网”类应用到底有多危险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移动应用程序“WiFi万能钥匙”和“WiFi钥匙”具有免费向用户提供他人WiFi网络的功能,涉嫌入侵他人WiFi网络和窃取用户个人信息。对此,工信部官网昨日针对“蹭网”类移动应用程序做出专门通报,并提示“蹭网”类移动应用程序可能存在的风险。 工信部官网昨日针对“蹭网”类移动应用程序做出专门通报。通报称,近日据有关媒体报道,移动应用程序“WiFi万能钥匙”和“WiFi钥匙”具有免费向用户提供使用他人WiFi网络的功能,涉嫌入侵他人WiFi网络和窃取用户个人信息。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对此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网络安全专业机构对上述两款移动应用程序进行技术分析,发现两款移动应用程序具有共享用户所登录WiFi网络密码等信息的功能。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已要求上海市、福建省通信管理局开展调查工作,将在核查的基础上,依据《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理,维护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 针对“蹭网”类移动应用程序可能存在的风险,工信部通报中特别提醒:WiFi网络提供者应谨慎共享自己的WiFi网络,并定期更换WiFi网络密码;WiFi网络使用者应增强安全上网意识,谨慎使用WiFi“蹭网”类移动应用程序。 缘起 “WiFi万能钥匙”被央视曝光 日前,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偷密码的“万能钥匙”》,曝光“WiFi万能钥匙”和“WiFi钥匙”两款免费软件。 报道中,记者使用上述手机App在北京和上海展开了一系列测试,无论是普通居民小区、商业机构,还是政府机关、金融机构,通过两款软件都能“顺利”获取这些个人和单位的WiFi密码并顺利连接,甚至还查阅到一些WiFi后台数据信息。 对此,“WiFi万能钥匙”此前回应表示,“对于给各界造成的困扰我们表示诚恳歉意。” “WiFi万能钥匙”同时指出,该App的运行原理是热点共享,不是破解,是通过WiFi热点资源共享的方式,让用户便捷连接,安全上网;对于报道中提及的密码查看功能,是厦门某企业的产品“WiFi钥匙”提供,并非该公司产品,只是名字近似,报道中出现可明文显示密码的均为山寨“WiFi万能钥匙”的产品。 追访 用户的第一感觉是“神器” 那么,“WiFi万能钥匙”到底是什么东西?曾用过的人是什么体验?一家公司的白领于先生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他也曾下载并短暂地使用过类似的“万能钥匙”App。 “前几年一次出差在外地,在路上但随时需要上网,就在应用程序里搜索了一下,看到有这样的应用就下载了”,还一口气下载了几款,其中有的并不能用,但有些确实可以联网。 于先生记得自己当时在一个写字楼外面用了一个公司的WiFi。他表示,用这样的“万能钥匙”联网,第一感觉有点像“神器”,但之后又总觉得心里有些隐隐的担心,担心App功能这么强,能破解别人的软件,想到自己的密码会不会也不安全。另外就是联网后的上网速度感觉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于是他随后还是把类似的App从手机里都卸载了。 调查 “蹭网”软件其实并不会破解WiFi密码 在手机应用程序商店,北青报记者看到,仅仅搜索WiFi,“WiFi万能钥匙”会随即出现在提示栏中,在多款应用列表中,“WiFi万能钥匙”“WiFi钥匙”等应用分别排在前几位。其中有App在功能介绍栏目中写道:“一键连接,极速上网”、“十亿热点覆盖全球,随时随地一键联网”;还有App在产品介绍中号称,“通过地理定位,自动搜索周边商家WiFi,已累计覆盖了全国超过1亿的WiFi热点”,部分操作系统能够直接在软件内一键连接WiFi,部分可在系统WiFi页面实现一键连接。 所谓“万能钥匙”,“蹭网”应用真能破解所有WiFi的密码吗?类似软件通常是基于怎样一种“技能”机制?一位资深网络安全专家接受采访时告诉北青报记者,“蹭网”类应用软件的出现,已经有大约数年的时间,早期的背景是基于流量资费或者大流量套餐最初还相对较贵,分享PC的无线网卡,分享路由器为共享WiFi,各种方式分享网络资源的方式应运而生,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市场需求。 上述专家告诉北青报记者,“万能钥匙”类软件最初的设计理念听起来颇有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考虑,但为达到这样的理想“目标”,实现过程中很有可能存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利益侵犯的风险隐患。 “不少人误以为这一类软件是破解WiFi密码,但实际不是”,上述专家告诉北青报记者,多款类似的“蹭网”软件其实是安装在手机上以后,把用户手机上曾经连接的记录上传到服务器上。“不管用户曾在哪里连接过的任何无线热点,配置文件都写在手机上,而只要用户手机安装了这类软件,网络连接的配置文件也就被上传了”,专家表示,这也意味着,这个用户连接过的单位网络,或者公共WiFi,都可以被软件“拿走”共享;通过这样的方式,软件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把不同用户上传过的资源都积累到自己手里,再“分享”给其他人使用。 提示 “蹭网”可能也“出卖”了自己的信息 “类似的‘蹭网’软件有一些,但安全行业内的人都知道,大型的知名公司不会去做”,上述安全专业专家告诉北青报记者,类似“蹭网”应用,蕴含着多重风险,而其中一些行业隐患更堪称严重的级别。 “一些用户站在使用者角度,认为蹭网应用可以轻松连上无线网,第一感觉带来了很多方便,但用户可能不知道的是,实际上是有安全风险的。”专家指出,其中首先风险之一就是,在免费获得别人的资源的时候,也“出卖”了自己,因为使用类似的软件,你连过自己家里的网络,朋友的网络,单位的网络,这些信息很可能也都被上传了。 专家同时指出,不怀好意的工具在网络上始终是存在的,不排除有人可能通过自己搭一个WiFi来故意吸引别人“连接”,用户在连接的时候,这些别有用意的系统可以做一个陷阱,实现对连接设备访问的“监听”。而如果遇到的是有经验的“黑客”,对方就有机会得到这部设备里的上网信息,对其中部分数据采取技术手段破解。也就是说,通过这种工具免费上网的用户,有可能泄露自己手机里的信息。 专家特别提示指出,轻易连接不知权属的免费WiFi,有可能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 财经观察 网络应用第一道防线不容“被”突破 一些用户可能感觉“蹭网”方便了自己随时上网,但在做安全的人眼里,“蹭网”应用带来的部分应用“效果”,却是令这些业内人士难以接受的。相关专家在采访中甚至用了“难以忍受”的字眼,来形容其中的风险性。 “网络的接入需要有个界限,需要有保护自己正常业务运行的边界。”上述专家指出,这个边界有两部分,一种是有线网,比如到哪个单位联网,必须要把网卡插入到网口。无线网出现后,则必须通过验证,需要有无线网用户名和密码才能通过连接验证。通过这些认证和许可,陌生人和不相干的人被隔离在网络之外,“这是网络安全最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第一道关口和防线,它保证了网络的正常运行。”专家表示,“蹭网”应用的一些实现方式,从客观效果来看,使得第一关被轻易突破了。假如任意一个陌生人都可能接近和连接到这个网络,如果他是不怀好意的黑客呢,就有可能渗透到网络当中,做“其他”的事情,这是最大的隐患和危害。 上述专家认为,网络密码突破这一关原本是具有相当难度的,需要较高的成本,包括技术和资源,因此它能隔绝相当一部分不必要的干扰和风险因素。但是“蹭网”软件从其使用效果上看,把这最外一层网络保护轻易化解掉了,“这样一种状态下,对于广泛使用无线网的企业和家庭来讲,可以说这一层保护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基本不存在了”。 一旦安全行业的第一道防线被突破,用通俗语言打个比方,“相当于家里门锁,把钥匙插在门上就走了”。专家指出,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对行业和用户来说,相比单纯地被蹭点网络蹭点带宽,风险则要更为严重,因此必须谨慎。 上海专业APP开发公司:三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各种App的定制开发,微信公众号开发,微信开发,欢迎来电咨询!
APP应当好信息安全守门人
2018-04-04
在手机上安装一款APP,却被要求同意十多项与主要功能无关的应用权限,这一看似不经意的操作如今正成为信息安全的重要隐患。据多家媒体报道,部分手机APP通过“越权”获取用户信息,已成为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渠道之一,由此衍生出的“黑灰”产业链规模惊人。 在大数据时代,“所有生意都是数据生意”。对很多APP开发企业而言,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推送、广告投放和软件改进,早已是市场竞争的看家本领。之所以通过APP频频调取手机权限,为的就是尽可能广泛地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技术创新自然值得鼓励,可经营之道尚需底线思维。如果把窃取用户隐私视作理所当然,甚至以“隐私换便利”为借口便宜行事,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伤害的还是企业自身的品牌和信任。更不必说,被窃取的用户信息若被不法分子用作他途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随着互联网应用在生活场景中的深度嵌入,如何兼顾安全与便利的两难,考验着每一位信息管理者的智慧。目前,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个人隐私保护均有了明确规定,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法也在抓紧制定当中。除却外部监管的强大压力,进一步在APP开发企业层面推进个人数据保护,实现他律与自律的结合,将是破解数据时代隐私难题的关键所在。 毕竟,用户是APP安身立命之本。失去了用户的信任,再好的技术服务都会是无根之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既是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也是市场主体的职责所在。APP开发企业要有动力、有意识地做好这项工作,在产品设计、业务开发的早期阶段就将隐私保护提上议程,按照“设计即隐私”的思路,从源头上设置有效的防范措施,于过程中健全长效的沟通渠道,在规则上确立严格的行为边界,为用户行使知情同意的权利创造有利条件。 个人信息保护是一件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是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大数据的首要前提。互联网企业在这方面应该率先垂范,尽全力保护个人隐私,加大信息安全投入,以更高的道德标准和企业社会责任营造良性的商业生态。唯其如此,才能在收获市场的同时,实现技术与社会的共赢发展。 上海专业APP开发公司:三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各种App的定制开发,微信公众号开发,微信开发,欢迎来电咨询!
APP过度申请权限普遍,电信运营商最不该提防
2018-04-03
电信营业厅APP申请权限过多被曝光 据新华社报道,记者在华为应用商城中搜索“电信营业厅”的APP时发现,在下载该软件并安装完成后,APP弹窗提示记者:……应用程序将访问传输手机号码、IMSI、IMEI、MEID、手机型号等设备信息,系统验证通过后提供安全免密登陆、读取用户位置信息、读取手机通讯录、获取通话记录、拨打电话、发短信、修改联系人、调用摄像头、改变WLAN状态及录音等权限。如用户点击不同意,则自动退出该应用。 在记者点击同意后,该应用又提出四项用户授权,分别是:存储、电话、通讯录和位置信息,在申请电话权限时,对话框下方小字注明“具体包括:读取本机识别码、读取通话记录、拨打电话、新建/修改/删除通话记录等权限。”在记者点击“禁止”按钮后,该APP弹出对话框显示“请在应用信息-权限中开启电话权限,以正常使用。”也就是说,用户一旦拒绝授予该权限,则整个应用都无法使用。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申请通讯录使用权限上,系统提示该权限包括:读取联系人、新建/修改/删除联系人等权限。  新华社记者援引未具名的“网络安全专家”的检测结果:虽然用户在初次安装使用该APP时仅有4项权限提示,但是其向用户主张了70项子权限。较为敏感的子权限包含修改通讯录、读取联系人、录音、修改通话记录、拨打电话、发送短信以及下载文件并不显示通知等。  该网络安全专家认为,“作为一款掌上营业厅APP,向用户索取诸多与主功能不相关的隐私权限并不恰当。”专家还认为,“诸如拨打电话等权限,一旦被恶意程序利用,有可能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拨打付费电话,给用户带来财产损失”。  APP过度申请权限现象普遍存在 应用程序过度申请权限,这个现象非常普遍。例如,“人民日报”客户端v6.2.1版,这是一个纯新闻类的APP。下载后,提示要读写SD卡和相册,不让读就不能工作。 到系统设置查看其应用权限,它除了需要存储功能、定位功能外,还需要电话功能(安装过程此项无提示)。按上面那个网络安全专家的观点,“拨打电话等权限,一旦被恶意程序利用,有可能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拨打付费电话,给用户带来财产损失”。 查了一下,我正在使用的一款手机上安装的APP所申请的权限包括,拨打电话的13个,写/删除通话记录的3个,发送短信的12个,发送彩信的21个(有了微信后,好像我只发过一次彩信)、写/删除短信/彩信的5个,访问联系人的有20个,写/删除联系人的有8个,使用摄像头的26个,呼叫转移的13个(我从来没用过运营商提供的这个功能)…… 这些真的都需要吗?好像不少都不是必需的。这说明APP的权限过度申请问题确实很严重。 (安卓用户可到“系统-更多设置-应用”或“系统-更多设置-权限”中查询相关信息。  最不应提防的是电信运营商、操作系统提供商和手机厂商,尤其是电信运营商。  因为你防不胜防,尤其是作为通信服务“管道”的电信运营商,实际上,你使用的短信、彩信、语音、上网、定位(运营商比GPS更准确,尤其是在室内)等服务都是通过运营商网络实现的,电信运营商有能力接触到你的这些信息。  也因为这个原因,电信运营商对相关的信息管理提出来相当苛刻的要求,必须保证用户使用稳定和隐私安全。如果你总担心运营商盗用你的隐私,对哪个运营商都不放心,那只能不使用手机了。  电信营业厅APP申请的权限都是干什么用的? 大多数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而且一些权限实际只需要申请的部分权限。 安全免密登陆这是只有电信运营商才能提供的既方便又安全的应用登陆方式,运营商自己的营业厅等APP可以这么登陆,也向其他应用提供。 摄像头、录音等可用于客户服务和故障诊断。  像运营商这样详细提醒APP申请权限的并不多。  另:比运营商还危险的是网络安全软件和手机信息云备份服务,它们可能接触或存储更重要的隐私。 上海专业APP开发公司:三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各种App的定制开发,微信公众号开发,微信开发,欢迎来电咨询!
中国电信回应APP过度索权:用户授权是获得相关服务的前提
2018-04-03
针对有关中国电信旗下的“电信APP”存在向用户过度要求授权等问题,中国电信作出回应。 4月3日,中国电信在发给澎湃新闻的回应中称,该APP服务对象包括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有线宽带用户、固定电话用户等。提供的服务包括:话费与积分查询、账单查询、订购业 务查询、充值交费、业务办理、实名制核验、通讯录管理等120多项电信服务。用户对相关权限进行授权,是用户通过该APP获得相关电信服务的前提。 中国电信电子渠道运营中心在回应中举例称,例如,为了便于用户更换手机时使用通讯录管理功能,进行手机通讯录备份、恢复,该APP需要获得读取通讯录、新建/修改/删除通讯录等权限;为了便于用户在使用小号时进行通话记录管理,该APP需要获得读取通话记录、新建/修改/删除通话记录等权限。当用户同意授权后,该APP才能使用这些权限。 中国电信在回应中没有表态是否会修改相关权限索取的问题。 新华社此前报道称,记者在华为商城里下载了这款“电信APP”后,应用程序将访问传输手机号码、IMSI、IMEI、MEID、手机型号等设备信息,系统验证通过后提供安全免密登陆、读取用户位置信息、读取手机通讯录、获取通话记录、拨打电话、发短信、修改联系人、调用摄像头、改变WLAN状态及录音等权限。如用户点击不同意,则自动退出该应用。 “当记者点击同意后,该应用又提出四项用户授权,分别是:存储、电话、通讯录和位置信息。在申请电话权限时,对话框下方小字注明’具体包括:读取本机识别码、读取通话记录、拨打电话、新建/修改/删除通话记录等权限。’”如果点击禁止按钮,用户拒绝授权,则整个应用无法使用。 澎湃新闻记者在一款安卓手机下载“电信APP”,也有类似的用户授权申请,如果选择“禁止”则无法进入下一步,导致整个APP无法正常使用。 新华社的报道称:网络安全专家在对该APP进行检测时发现,虽然用户在初次安装使用该APP时仅有4项权限提示,但其向用户主张了70项子权限。较为敏感的子权限包含修改通讯录、读取联系人、录音、修改通话记录、拨打电话、发送短信,以及下载文件并不显示通知等。 中国电信在声明中称:由于服务对象规模大、服务项目多,根据《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 人信息保护规定》,在用户同意的前提下,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 原则,该 APP 采用统一申请用户授权的方式,以便根据用户需要及时提供所需服务。 互联网时代,个人隐私保护和厂商搜集个人信息绘制大数据成为一对矛盾。厂商为了规避风险,提前向用户申请授权。但APP过度向用户申请授权是一个普遍现象。 如果厂商把用户信息拿去为了更好服务用户还好,如果这些数据被恶意使用则会引发安全事件。最近一些互联网用户隐私泄露事件集中爆发,最大的就是脸书泄露用户信息事件,美国媒体爆出5000万美国脸书用户信息被一家公司掌握,用于帮助特朗普在2016年赢得大选。国内最近的大数据“杀熟”传闻,更是引发国内用户广泛关注。这些都提醒人们,要注重网上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很多网络上的投票等链接,实际上在收集个人用户信息。 独立电信专家付亮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度向用户索求授权肯定是存在的。运营商、手机厂商以及操作系统厂商这三个是用户无法规避的个人信息索取者,除非你不用手机。比运营商还危险的,是网络安全软件和手机信息云备份服务,它们可能接触或存储更重要的隐私。” “作为通信服务‘管道’的电信运营商,实际上,你使用的短信、彩信、语音、上网、定位(运营商比GPS更准确,尤其是在室内)等服务,都是通过运营商网络实现的,电信运营商有能力接触到用户的这些信息。如果你总担心运营商盗用你的隐私,对哪个运营商都不放心,那只能不使用手机了。”付亮如是说。 按他的解释,手机实名制后,安全免密登陆是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既方便又安全的应用登陆方式。摄像头、录音等可用于客户服务和故障诊断。 作为最基础的电信服务提供商,运营商拥有用户大量、全面的隐私数据,针对这些数据监管也有一些法律法规约束,但外界对于运营商如何使用这些数据,并不太清晰。这也是一款APP索要授权过多时,外界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 对此,中国电信方面在回复中表示,衷心感谢用户和媒体对“电信营业厅”APP的关注和监督,“我们将继续努力,持续进行技术升级、优化服务,不断提升用户感知。” 上海专业APP开发公司:三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各种App的定制开发,微信公众号开发,微信开发,欢迎来电咨询!
李彦宏称“隐私换便利”遭怼 手机APP成数据获取重灾区急需监管
2018-04-02
一段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发言,被概括为“中国用户愿意用隐私换效率”,由此引起各方争议。   当前国外的脸书(Facebook)因数据泄露问题正让扎克伯格焦头烂额,此前阿里、百度、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旗下的APP也曾因私自采集个人隐私数据被媒体点名,难道在大数据杀熟的互联网时代,用户就要任人宰割吗?   担忧:互联网公司涉及泄露用户隐私   转望国外,美国社交媒体平台脸书(Facebook)在发生用户个人数据泄露风波后,引起大量用户的禁用,同时公司股价暴跌。   据新华社报道,事件发生后,脸书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立即在英美数家主要报纸上刊登致歉信,表示之前对用户数据保护做得不够,目前正在采取措施,保证未来类似错误不再发生。   再看国内互联网公司,有媒体测试市场上多个主流手机APP,发现如爱奇艺、优酷、饿了么等安装流程中,均需要用户默认开启数个敏感权限,包括获取用户通讯录、地点位置等。   就连此次引起舆论关注的百度,也曾在去年被网友曝出“百度网盘分享功能泄露用户隐私数据”,分享的内容不仅出现在用户的主页上,还能被所有人通过第三方网站搜索看到。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84%的网民曾亲身感受到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37%的网民因网络诈骗而遭受经济损失。   防范:企业自觉与法律完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时代仿佛每个用户都在变得“透明”。当真是用户不在意个人隐私,还是遭遇无奈绑架?   对此,有网民向未来网记者反映,除了个人上网时疏忽外,手机APP需要隐私授权的项目也越来越多,捆绑各种软件的情况时有发生。   记者注意到,《网络安全法》中明文规定,网络运营商应当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必须符合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目的明确的原则,知情同意的原则等。   同时还规定了公民发现网络运营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其个人信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删除其个人信息;发现网络运营者收集、存储的其个人信息有错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予以更正。   而针对手机APP权限问题,国家网信办也曾在2016年8月发布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服务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建立健全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机制”“不得开启与服务无关的功能”等。   另据2016年12月发布的《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其中指出“生产企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不得调用与所提供服务无关的终端功能。”   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就曾提到,为防止互联网企业对用户数据的滥用,一方面要靠互联网公司的自觉自律,依法加强对用户数据的保护,同时也建议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法。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做工作报告时,也提及出台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司法解释,严惩泄露个人信息、非法买卖信息等犯罪行为,维护公民信息安全。 上海专业APP开发公司:三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各种App的定制开发,微信公众号开发,微信开发,欢迎来电咨询!
技术男开发麻将APP 聚赌半年获利550万元
2018-03-31
在上海某公司上班的万某某辞职后创业,开发出“镇江全民麻将”APP,然后召集22名人员当群主,组建30个群在手机上打“镇江麻将”,万某某从中“卖钻”分成。半年多时间,扣税后万某某竟然获利高达550多万元!更为惊人的是,其老板吴某获利超千万,当吴某到镇江警方自首时,其运营的公司正在运作上市! 27日,镇江京口警方发布这一案件侦破详情。 辞职后开发麻将APP 2016年年底,上海某公司的技术人员万某某,看到四川一款麻将软件“闲来”被昆仑万维公司以20亿的价格收购,觉得这是个创业的好路子,便辞职创业。 镇江京口公安分局治安大队行动队副队长席亚宇告诉记者,万某某在上海成立了某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2月,他开发了一款叫“邮城乐翻天”的APP,主要是让其老家高邮人利用这款软件进行麻将赌博。高邮这边发展起来后,万某某在4月份又开发了“镇江乐翻天”,同时通过朋友在镇江找到了陈某等几个“代理”。 好景不长,去年4月中旬,“邮城乐翻天”遭黑客攻击,万某某损失巨大。此时,一款名为“呱呱高邮麻将”的APP进入高邮市场。万某某获悉,“呱呱麻将”的幕后老板是人在无锡的高邮老乡吴某,就找到了他。 见面后,吴某提出万某某和他一起干,把所有资源整合到一起,万某某负责扬州地区的运营。一番权衡后,万某某同意了。2017年6月,吴某的“镇江全民麻将”在镇江地区开始运营,由万某某负责。这款APP类似于镇江的“跌倒和”麻将,民间玩者众多。 每把牌都很漂亮,赌徒沉迷 万某某启用以陈某为首的班底组建代理团队,很快,22名代理搭建了30个“全民麻将”微信群并分别任群主,万某某则负责“镇江全民麻将”的所有事宜。 22名群主,开始带领各自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的“麻将迷”群友,开始了没日没夜的“镇江全民麻将”盛宴。 根据游戏规则,进群的群友可以随时随机组合不同群友,在群内打麻将。但前提是,发起者要从群主处购买“钻石”。购买成功后,群主就会给其一个链接。购买者只要将链接发至群中,群友点击链接就可加入战团,凑成四人即可开战。 所有赌资,在微信群内以分数结算。麻将以“局”来计算,按照规定,一局麻将共2圈计8把牌,每把牌都需要向群主购买一个“钻石”同时支付2元“头钱”。 侦办民警贺望告诉记者,该程序经过精心设计,参与者抓到的牌色尤其整齐、漂亮,让每人都觉得赢面很大,故此一两把下来就有人能和牌。所以,最快3分钟一局就结束了。因为十分刺激,一些赌客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有的人一天能打30多局。 贺望告诉记者,一局的输赢有大有小,小的数十元,多的七八百元。即便是以一局输赢50元来计算,每天如果玩20局,那就也有1000元左右的输赢了。 半年挣得550多万买别墅 贺望告诉记者,从去年6月至今的半年多时间,警方查明仅这30个微信群,“卖钻”总盈利就有2000多万,万某某从中按25%提成,税后挣得了550余万元;吴某个人所得1000多万。警方抓获万某某时,暂扣其账户88万元,其余钱款则被其在扬州买了别墅和车。 至于那些群主,“头钱”加上“钻钱”,按照建群时间长短及群内赌客多少,最多的一级代理,盈利30多万元;最少的也有5000多元。 据席亚宇介绍,去年12月24日凌晨2点,在掌握大量证据的基础上,镇江警方赶赴无锡,在某宾馆内将万某某抓获。当时,听到风声的他,到“老板”吴某处寻求庇护。 当天早晨7时,镇江警方集中抓捕22名代理群主。今年1月18日和22日,相关客服被抓捕到案。 1月24日,吴某从无锡赶至镇江自首。至此,“镇江全民麻将”手机APP微信赌博案,暂时告一段落。目前,涉案的30个赌博群,已全部被警方解散。 “数百名赌客被带回来后,很多人都不认为他们是在赌博,而是认为自己在玩游戏。”贺望告诉记者,为此警方希望通过此案,警示那些参与网络和微信群“打麻将”的市民,远离这些“网上麻将室”。 上海专业APP开发公司:三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各种App的定制开发,微信公众号开发,微信开发,欢迎来电咨询!
全民运动时代,各家APP如何让你动起来?
2018-03-31
“互联网+”体育运动通过可穿戴设备、互联网社交、朋友圈和晒运动已经成为人们运动生活的新方式。当下人们利用运动健身APP平台的数据和内容,智能化地根据个人差异、不同的运动场景、碎片化的运动时间和兴趣爱好,来合理安排个人的运动健身项目和健身时间,运动APP几乎成为运动人群的标配。 据TestinData发布的《运动健身2017年度好应用50强报告》显示,市场上有数百种运动健身APP想让人们动起来,有教学平台、运动工具、饮食参考、社交平台等不同属性,也有针对跑步、瑜伽、健身、球类等不同运动,依据各家APP在市场、运营、产品、研发4个方面的综合数据,排名前三的APP分别是Keep、咕咚和悦跑圈。 跑步是人们最常采用的锻炼健身的方式,2016年全国遍地开花的马拉松赛事也说明这项运动正成为一种健身运动的新风尚,所以咕咚、悦跑圈这两个主打跑步运动的的垂直类APP能排在前列也不足为奇了,而Keep以训练课程为核心,横向拓展了跑步、行走、Kit、骑行共五大运动类目,定位于综合运动平台,覆盖面更广,目前用户数量已突破了1.2亿,高居榜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对这三个运动健身APP进行对比,看看他们为何能如此火爆? 用户视角:好用、实用是关键 产品名称 版本号 Keep V5.8.1 咕咚 V8.15.0 悦跑圈 3.2.0 首先从产品本身来看,将从专业性、功能丰富性和功能辅助性三个方面来对比。 一、 专业性 专业性主要是考察各软件是否能提供专业瘦身方法,如饮食方案、减肥课程等,并且是否符合科学瘦身理论,只有科学、专业的减肥方式才能够真正的帮助到用户。 产品名称 饮食规划 减脂课程 能量平衡理论 科学的盘子理论 Keep √ √ √ √ 咕咚 × √ × × 悦跑圈 × × × × 通过上图我们发现,咕咚和悦跑圈由于定位于跑步工具社区,在专业性上较Keep有所欠缺,Keep则涵盖了减脂课程、饮食规划等方案,尤其在能量平衡理论和科学的盘子理论运用方面,表现专业,市场上拥有同样功能的APP还有薄荷、轻+等。 单从跑步这一类运动来说,咕咚和悦跑圈做到了足够的专业性,其简洁的工具性能和丰富的线上线下跑步赛事,都为跑者提供了不错的用户体验。Keep的跑步功能在趣味性和科学指导性上更胜一筹,例如Keep最近上线的“音乐跑”和“法特莱克跑”,既能帮助用户很好的控制跑步节奏,同时能提高跑步的趣味性。 二、 功能丰富性 这部分主要是对比各软件的功能是否适合运动瘦身人群,功能是否多样,可以为不同需求的运动瘦身人群提供有效的帮助。比如是否有运动、食物热量查询、卡路里消耗查询、健康评测、小组社交等。 产品名称 运动热量查询 食物热量查询 健康测评 Keep √ √ √ 咕咚 × × × 悦跑圈 × × × 从上图看来,Keep包含了运动热量查询、食物热量查询,在个人档案里也有健康评测功能,咕咚和悦跑圈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三、 辅助功能 运动瘦身道阻且长,需要长期坚持,因此软件是否能帮助用户更好的坚持下去也会成为加分项,社交功能几乎成为了必备项目。Keep、咕咚和悦跑圈在社交上都下足了功夫,各类型的达人分享、运动晒图、在线交流、答疑解惑,产生大量高质的UGC内容,从而使健身APP的专业性、互动性、知识性更强。 产品名称 知道问答 陪伴小组 好友圈 社区 Keep √ √ √ √ 咕咚 √ √ √ √ 悦跑圈 × √ √ √ 综合以上三方面,从功能和用户体验的角度,表现最好的是Keep,不仅在功能方面更丰富,在专业性方面也有着巨大的优势。 产品名称 Keep 咕咚 悦跑圈 专业性 ★★★★★ ★★☆☆☆ ★☆☆☆☆ 功能丰富性 ★★★★★ ★☆☆☆☆ ★☆☆☆☆ 功能辅助性 ★★★★★ ★★★★★ ★★★★☆ 商业视角:线上线下的全方位延展 放眼健身类APP的发展历程,咕咚运动是国内最早的健身应用,也是国内首个涵盖跑步、健走、骑行、冰雪等全民运动项目。不过随着悦动圈的出现,通过应用内无处不在的红包吸引大批用户,迅速实现了超越。由于其更偏重商业性,在2015年就实现了微盈利,是行业最早实现盈利的企业。悦跑圈则专注于跑步,内容社交全部以跑步为核心,其“线上马拉松”树立了行业标杆。 与悦跑圈和咕咚运动不同的是,Keep主打内容,其应用中的课程内容已经得到用户普遍认可,例如指导力量练习、瑜伽课、普拉提、HIIT等,能为用户提供私人训练计划,具有较高的用户粘性。 在盈利的探索中,在线上,运动APP利用流量优势对用户需求做纵深拓展,例如提供付费定制服务、线上赛事等,像咕咚和Keep都在结合电商模式,布局自己的服饰品牌和智能硬件品牌;在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线上应用的触角伸向线下,Keep开设线下健身房Keepland,以Keep平台内容为基础,为用户提供便捷、专业和灵活的运动体验,实现从线上到线下完整的运动服务闭环。 由于人口红利,国内健身领域的市场潜力非常广阔,从2015年到2016年健身APP的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但由于限于盈利能力,很多企业止步C轮融资,Keep和咕咚领跑行业,分别获得了C+轮融资,目前行业进入稳定发展期。现阶段各健身APP正努力细化功能,使其更加贴合用户的生活,并且探索更多的变现渠道。 从三家企业的融资情况来看,Keep和咕咚都获得了背景雄厚的风投支持,而Keep在2016年获得腾讯的战略投资,也使其更具流量优势。 从2018年各家运动APP的新动向来看,咕咚将继续深化智能运动战略,加大对AI等新技术的投入、布局线下新零售、打造消费级品牌。Keep也在最近的战略发布会上表示,未来三年要打造科技互联的运动生态:一方面是硬件产品KeepKit连接运动与家庭场景,是Keep打造的以内容为核心的智能运动产品平台,其目的是重塑家庭运动体验,革新运动产品与用户之间的体验纽带。 另一方面是线下健身俱乐部Keepland连接运动与城市场景,以Keep平台内容为基础,为用户提供便捷、专业和灵活的运动体验,实现从线上到线下完整的运动服务闭环。 资本加持下的头部运动APP,都在纵向和横向的拓展用户服务和探索更多商业的可能性,运动智能化、平台生态化也许是下一个运动时代的主题。 上海专业APP开发公司:三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各种App的定制开发,微信公众号开发,微信开发,欢迎来电咨询!
对手机APP滥开隐私权限要严厉惩罚
2018-03-30
有人称,很多公司的APP会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获取他人隐私权限。记者在安卓系统环境下,选取了10款当前的主流APP,对其获取隐私权限情况进行实测。10款APP中有2款未经提示直接开启若干隐私权限,有5款APP若用户不同意开启某些权限,就无法正常使用。百度贴吧和爱奇艺两款APP未经提示就直接开启了有关隐私权限。百度、百度地图、百度外卖等APP也比同类APP要求获取的权限多(3月28日《新京报》)。     从记者实测情况来看,相比同类APP,百度系APP开启隐私权限较多,甚至存在未经提示和同意就开启隐私权限的情况,显然这是过度滥用技术,涉嫌侵犯用户知情权和个人隐私权。联想到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近日关于“隐私换便利”的观点,不难看出,百度系APP确实“言行一致”,通过各种手段,从用户处获得更多隐私权限,以掌握更多的数据信息,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手机APP滥开隐私权限由来已久。诸如社交、约车、购物、外卖、导航等APP,已经成为手机里不可或缺的工具,其强大的功能为用户带来各种便利服务,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可与此同时,用户的微信昵称、头像、位置、通讯录、电子邮箱、QQ账号,甚至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等敏感隐私信息也处于“祼奔”状态,被互联网公司收集到海量数据中,用于其他商业行为。     这些隐私信息,往往是在下载安装APP时“同意授权”的,可如果用户不同意授权,则无法使用或者被限制使用某些功能,无奈之下,只能被迫“同意授权”。而且,有些APP更过分,不仅随意开启隐私权限,还存在恶意收集信息数据、诱骗欺诈、恶意扣费、锁屏勒索等违法行为,甚至将相关数据倒卖给其他违法分子,令用户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2016年8月,国家网信办发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服务管理规定》,明确“建立健全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机制”“不得开启与服务无关的功能”等。2016年12月发布的《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指出,生产企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提供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不得调用与所提供服务无关的终端功能。     虽然监管部门对APP权限问题很重视,并多次整治清理,可现实并不乐观。工信部公布的2017年二季度检测发现问题的42款应用软件名单,其中不少就涉及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恶意操控用户手机等问题。有工作人员通过检测发现,在手机下载的100余个APP中,79个可获取定位权限,23个可直接向联系人发送短信,点开“电话与联系人”一项,有14个APP甚至可以监听和挂断电话。     显而易见,手机APP滥开隐私权限,侵犯用户利益的情况太普遍,需要采取严厉措施加以规范,对违规行为依法重罚。同时,监管部门应制定手机APP权限开启标准,邀请专家和用户、企业共同协商,权衡个人隐私与便利服务的界限,拟定各类手机APP授权许可项目,并严格限定收集和使用用户个人数据的范围。 上海专业APP开发公司:三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各种App的定制开发,微信公众号开发,微信开发,欢迎来电咨询!
1234 5 6789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