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解决方案 移动开发 小程序开发 网站建设 精品案例 联系我们
app运营,app推广一篇文让你了解内容运营知识体系
2016-10-21
 内容运营是什么?   一、概念   一切以人为本,有需求就有供给,这是人类社会的规律;   内容运营:通过生产和重组内容的方式,去满足用户的内容消费需求,目的是提升产品的活跃度,以及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度。                                                                                       二、价值   运营的价值是连接用户和产品;   让用户了解和使用产品,也让产品向用户传递价值;   内容运营:运营人员通过推出优质内容和规划图文展现方式,满足用户需求,拉动持续访问。     三、作用   1. 满足用户消费需求   内容运营最重要的应用:给用户想看的内容。   获取资讯:如网易新闻、今日头条;   打发时间:糗事百科、微博;   深度阅读:知乎、好奇心日报;   消费决策:小红书、、真么值得买   四种用途并非完全独立,某一产品可能会符合多种用途。   2. 传递产品的定位和调性   通过内容的手段,时用户对产品产生某种感知,形成特定印象。如果把产品当做一个人来看,产品调性就等同于人的性格。   四、内容运营的模式   1. 传统模式   以三个案例表示:   知乎日报:将用户产出的优质内容进行筛选、整合与包装,通过独立app展现给用户;   虎扑体育:具体实现形式是由官方人员完成翻译和发布,对新闻筛选和文案能力要求高;   喜马拉雅:假设PGC平台,引入各类优质音频。运营将内容筛选后,采用首页等展现位推荐和个性推荐的方式分发内容。   优势:内容运营传统模式,特点是依赖运营人员的编辑策划能力,以及工作量巨大,优势是可以保证内容的质量和及时性。   内容质量:运营人员深度参与,保证选题、标题文案和排版质量,保证里整体的品质和调性。提升了用户体验,也有助于打造产品品牌,以及为UGC内容树立标杆。   及时性。   劣势:   与用户割裂:虽然运营可以通过数据和用户反馈,来判断内容是否优质,是否满足用户需求,但根本上说,内容运营与用户还是割裂的。策划内容时,运营从构思选题到完成产出,整个过程都是单向的。   内容同质化:拼优质、拼及时,甚至博眼球,导致内容同质化严重。   覆盖用户有限:受到内容产出量和展现渠道制约,再加上日益细分的用户需求,导致长尾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内容产出量由运营人力决定;展现渠道由产品形态决定;但细分的用户需求有很多。覆盖量与细分需求的矛盾是传统内容运营模式不能满足的。   2. 创新模式   根据传统模式的三点劣势,解决办法是将内容融入产品流程,借助产品为用户提供场景化和个性化内容。   具体分为三个角度:场景化、个性化和产品流程化。   场景化:将用户使用产品的场景逐一列出,再对应场景理出需求,最后根据需求策划内容。 用户 -> 用户场景 -> 场景下的需求 -> 用户满足需求的内容   个性化:对于产品来说,满足需求的用户量越大,产品本身的收益就越大。要达到这个效果,要把用户按照不同纬度分类,如人群类型、兴趣、活跃度等,再有针对性的为不同人提供个性化的内容。   产品流程化:在原本的操作流程之后,新增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在不伤害用户体验的基础上,拿回这部分流量,增加步长。     五、内容运营的具体实施   1.分析思路   首先,确定产品定位和目标人群;   然后,根据目标人群特征。确定内容定位;   最后,在实践中反复校正。   内容标准难界定:什么样的内容才算是好内容?首先内部反复讨论形成一个内部标准。   KPI容易影响内容定位:内容运营执行过程中,会出现:符合定位的内容,用户数据暂时不高,而在定位范围外的内容,用户却非常喜欢。所以不要单纯为了数据而做运营。在执行前就了解用户需求的量级,对之后的风险有预估。   2. 执行方法   官方产出:网站编辑或内容运营人员,独立策划和制作完成,一般是优质、深度或者重要的内容。   优势是可以控制内容、时机和质量,达到满足用户需求和传递产品调性的目的;   劣势是人力成本高,不适合量产;   形式有专题策划和深度报道。   用户产出:由用户策划、制作产出,UGC或PGC。现阶段的大多是采用UGC+二次加工的方式,二次加工指的是优化内容展示形式或优先级排序。   其他执行细节:   内容排版:排版整齐、段落清晰、重点突出、配图合适   帖子回复预埋:通过在帖子前几楼预埋回复,保证评论区舆论导向。   PUSH推送   PUSH推送每个APP都可以有。发或不发,给谁发或发什么,都是运营人员可控。   PUSH是产品直达用户的最近通道。   完全精准的PUSH推送是不存在的:虽然可以按照用户特征、操作行为、内容分类等多维度实行精准化PUSH,但是由于用户行为太复杂,太不可控,所以实际情况更加复杂。要努力去寻找产品收益与用户体验之间的临界点,在用户可忍受的范围内,提升产品收益。   让每条PUSH都有点追求:要从产品收益角度出发,PUSH应该体现自己的特点,要有独特且符合产品定位的观点。   由高LEVEL员工掌管PUSH资源。     六、隐性收益   运营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是以数据为衡量效果的依据。   对于社区,策划有奖活动,收益是社区活跃度,衡量数据是互动量;   对于电商,包装爆款活动,收益是店铺流量和品牌,衡量数据是成交量。   但除此之外,运营还要做一些没有直接和量化收益的事情,有的是维持产品正常运转而必须做的;有的是主观认为有价值,但又很难论证。没有直接量化的收益,叫做隐性收益。   1. 启动图   启动图的常见玩法是:活动宣传、资源置换、售卖变现、输出产品调性。前三种情况,只是把启动图当做资源位,本身重在管理而非运营;最后一种是内容运营应该做的事。   除启动图外,类似的还有背景图、头像等。   2. 内容带动交易   很多电商或者交易类产品,不再是赤裸裸的卖货,而是通过优质内容辅助用户作消费决策。   核心策略是通过内容赋予商品更多的意义,比如传达情怀或讲故事。给用户更多额消费理由,不只是比价。   3. 内容填充   指运营人员手动填充内容或规范化整合,通过这些内容来传达产品自己的定位和调性。   4. 隐性收益的价值   隐性收益是有价值的:数据不是衡量运营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不能因为从数据上得不出结论,就这位这件事没有价值。对数据的依赖要适度,要分场景。   决策是关键环节:运营在决策时,要有试错的心理准备,有承受失败的胸怀,最重要的是有及时调整和止损的能力。   追求更好的效果和体验:为了保证隐性收益的存在,必须杜绝急功近利或唯KPI的做法     七、运营原则   内容运营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原则:从产品和内容定位,延伸出想传递的内容调性和三观。  上海三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App推广,拥有丰富的手机App推广案例和优质的手机软件推广渠道,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App推广方案和满意的效果营销服务。
继金山快盘、腾讯微云后,昨日360云盘宣布关闭个人云服务
2016-10-21
自现在到2017年1月31日期间均可以下载备份数据,自2017年2月1日零时起关闭云盘服务,请及时下载和备份数据。 360云盘也关了。从今年上半年起,排名前十的网盘已有6家宣布关闭,先后陆续宣布以“配合整改”等原因,关闭了个人业务或部分免费业务。 360云盘今天发布公告表示,将停止个人云盘服务,在网盘存储、传播内容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得到彻底解决之前不再考虑恢复,之后转型企业云服务。 公告表示部分不法分子利用360云盘存储传播非法文件、侵权盗版牟利、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屡有发生,严重侵犯正版企业的合法权益,更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在未找到安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之前,决定停止云盘个人版服务。 自2014年整治互联网环境以来,网络存储就是监管的重点照顾对象之一,今年3月2日,国家“扫黄打非办”公布了6起利用销售云盘(网盘)账号和密码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牟利的案件,360云盘、乐视网盘、115网盘等云存储工具被点名。 网盘最早出现于邮箱服务中的个人存储空间,用于临时放置文件或共享等。但在快播倒下之后,各类云存储、网盘便成为盗版和色情内容的主要聚集地。快播案虽然已宣判,但盗版和小黄片仍然通过云盘泛滥,《余罪》《微微一笑很倾城》等影视剧因云盘盗版损失惨重,钛媒体作者文化产业新闻的投稿也把微商团背后的“黑手”指向了云盘: “盗版团的所有资源都储存于云盘之中。由于一些热门的电影电视剧会通过关键词屏蔽而导致盗版资源被删除,因此盗版资源多采用汉字与字母结合的方式,比如说《使徒行者》的盗版链接之中使用的名字是‘S徒X者‘,《寒战》的名称是‘H战’等等。” 3月,老牌网盘产品115网盘、阿里巴巴旗下的UC网盘相继暂停部分功能。4月,微盘宣布将停止普通用户的存储服务,迅雷旗下的快盘也宣布将停止个人用户的存储服务。5月,腾讯微云宣布关闭文件中转站功能。6月,新浪微盘完全关闭免费个人存储服务,并从宣布当天起逐步关闭微盘分享及搜索等功能。 除了监管,盈利也是云盘的大问题。此前关于新浪微盘的关闭,知乎网友@冯硕这样分析,还呼吁大家对“还能提供免费网盘服务的百度盘和360盘,且用且珍惜” 什么净网行动,其实就是幌子。只是这些网盘商因为实在赚不到钱,才想了个体面的办法跑路了。哪怕是风头最劲的百度盘,恐怕目前也是严重亏损,只是亲爹够硬才撑下来了。115的vip从14年一年120的价格涨到现在一年600就是最好的佐证。现在还能提供免费网盘服务的百度盘和360盘,大家且用且珍惜,说不准哪天这两家就倒掉了..... 以下为360公告全文: 当前部分不法分子利用360云盘存储传播非法文件、侵权盗版牟利、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屡有发生,严重侵犯正版企业的合法权益,更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近年来,360云盘始终严格遵守互联网法律法规要求,持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及技术资源,对非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但是,由于云盘存储的私密性,管理的复杂性,依然使企业面临巨大的安全风险。 因此,360云盘决定停止个人云盘服务,在网盘存储、传播内容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得到彻底解决之前不再考虑恢复,之后转型企业云服务。 我们即将采取以下措施: 2016年10月20日至2017年2月1日进行会员退款。仍是会员身份的用户,无论剩余多少天,均全额退款; 2016年11月1日起停止云盘上传服务,包括上传、转存等数据写入功能均关闭; 2017年2月1日起不再保留云盘数据,关闭所有的云盘账号并清空数据,请您务必在此之前下载备份数据。 对此给您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感谢您的一路相伴。 常见问答: 1.360云盘为什么要转型关闭? 部分不法分子利用360云盘存储传播非法文件、侵权盗版牟利、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屡有发生,严重侵犯正版企业的合法权益,更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在未找到安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之前,决定停止云盘个人版服务。 2.云盘服务什么时间关停? 2016年10月20号公告后,关闭在线播放视频,预览文件,查看缩略图功能。 2016年11月1日起停止云盘上传服务,包括上传、转存等数据写入功能均关闭; 2017年2月1日起不再保留云盘数据,关闭所有的云盘账号并清空数据,请您务必在此之前下载备份数据。 3.下载转移数据时间有多长? 自现在到2017年1月31日期间均可以下载备份数据,自2017年2月1日零时起关闭云盘服务,请及时下载和备份数据。 4.原有会员如何申请退款? 在2016年10月20日后还在会员期的用户将进行全额退款: 近3个月内购买的用户,将通过原购买渠道自动退回; 超过3个月购买或通过苹果商品渠道购买的用户,需手动在官网会员记录 https://yunpan.360.cn/my?p=vip 或 kefu@360.cn客服信箱申请退款; 请在2017年2月1日前申请,过期不再接受退款申请。 5.申请退款多久可以退回? 自动退款的将通过原购买渠道自动退回,将在1-3天返回原支付账号; 手动申请需要批量收集退款信息后,再向公司提交审批走财务付款流程,预期需要2-3周。 6.云U盘里的数据能保存吗? 不能,云U盘里使用的是云盘数据,受云盘转型影响,需要同时进行下载和备份。 7、和云盘合作的服务能继续使用吗? 具体合作类型的服务,请及时关注该服务的官方公告,以进行下一步的安排。  上海三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App推广,拥有丰富的手机App推广案例和优质的手机软件推广渠道,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App推广方案和满意的效果营销服务。
App推广最新消息:中国市场ISO应用营收首次超过美国
2016-10-21
据外媒报道,来自应用市场研究公司App Annie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App Store营收最高的市场。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的App Store营收超过17亿美元,比美国市场高出15%。自2010年以来,美国一直是规模最大的iOS应用市场。与两年前相比,中国用户在App Store应用中的花费达到了5倍。                                与此同时,报告预计,在2020年之前,中国将是App Store绝对营收增长中最重要的动力。   这一预期很可能是准确的。App Annie今年初曾表示,如果中国市场的App Store营收增长速度持续,那么这一营收将在年底前超过美国。这一预期已成为现实。   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游戏的驱动。过去一个季度,中国在这一领域对美国的领先出现了扩大。尽管非游戏应用在通过App Store分发的应用中占75%,但游戏带来了App Store的75%营收。   然而未来几年,非游戏应用的营收也将出现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应用内订购模式创造了新的营收来源。中国市场目前已看到了这一增长。在中国,娱乐、社交网络、图书、照片和视频应用已成为除游戏之外收入最高的应用门类,营收的年增长率超过3倍。   尤其需要指出,游戏只是中国市场增长速度排名第二的应用门类。由于爱奇艺、腾讯视频和优酷等流媒体视频应用的发展,视频应用的增长速度最快。此外,视频流媒体功能也被集成至中国的聊天应用中,包括QQ、陌陌和映客。   最新报告也关注了今年热门游戏《Pokemon Go》的情况。到目前为止,这款应用营收达到6亿美元的速度要超过其他任何应用,速度是《糖果粉碎传奇》的2.5倍,《智龙迷城》的5倍,以及《部落冲突》的超过6.2倍。   尽管最初的热潮已开始退去,但与排名前20的其他游戏相比,《Pokemon Go》仍占用户在应用内总花费时间的45%。在Android平台,前20大游戏中的其余19款游戏占用户总花费时间的55%。   此外,《Pokemon Go》也位居Android平台前五大应用之列,仅仅落后于Facebook、Chrome和YouTube,排名第四。   上海三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App推广,拥有丰富的手机App推广案例和优质的手机软件推广渠道,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App推广方案和满意的效果营销服务。
APP运营、APP推广必需掌握的渠道推广首发攻略!
2016-10-20
  应用市场市场首发作为一个免费的app推广渠道,是很多app运营的app渠道推广方案中常有的app推广方式。但很多新手运营刚涉入app首发江湖不久后,总是会抱怨:应用首发水太深。面对类似情况,app运营新手要如何应对app首发渠道推广呢?   APP渠道推广首发应用市场有哪些?   什么是首发?首发就是首次发布。应用市场首发,即一款新app在某个应用市场首次发布。在国内,app首发的渠道主要有有百度手机助手、360手机助手、安卓市场、小米应用商店、豌豆荚、应用宝、联想乐商店等应用市场。   App渠道推广之app首发要怎么应对?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想要战胜敌人,了解对方的战术后获胜的把握会更大。追女朋友,投其所好很重要。同理,做app首发这种app推广渠道,多了解各大应用市场首发的条件、规则等更重要。    比如以下5个方面都是app运营新手需要知道的:   (一) 了解每个app首发推广渠道申请条件   一般来说,首发分为新应用首发和更新应用首发,每个平台对两个审核标准都有不同的要求,这是app运营需要注意的。比如小米应用商店对应用首发的审核标准:    (二) app首发推广渠道提供的申请方式   每个app首发平台的申请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目前主要的申请方式有邮件申请、APK提交2种方式。比如360、腾讯应用宝等是在后台提交APK;小米应用商店、百度、豌豆荚、联想乐商店等则需要申请者通过邮件的方式申请首发。了解各大应用市场首发申请方式可以大大节省运营人员的申请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三) app首发推广渠道不接受首发申请的应用类型   一些应用市场会拒绝接受某些应用类型的首发申请,app运营在不清楚该条件的情况下,正好自己的app又属于这类被拒应用范围的话,之前的努力全白费了。比如小米应用商店对手机基础类、桌面、壁纸类、省电类、安全辅助类、刷机类、彩排类等应用就不给予首发申请资格;百度手机助手则不与以下情况的应用合作首发:从未接入过百度91开发者中心、数据下载量有异常情况、质量评分太低等。   (四) app首发推广渠道的审核时间   “申请-审核-上线”是一个app在应用市场首发的流程,而审核的成败关乎到app首发能否上线的关键。一半申请首发后的审核是1-2个工作日,后台提交首发包是上传后1-3个工作日进行审核,最后首发当天早上应用市场也会对app进行优化审核。  (五) 每个app首发推广渠道申请首发日期和推荐天数   首发日期就是在app在应用市场的上线日期。App上线日期的选择和推荐天数将会影响推广效果,如在用户活跃时期上线、推荐天数越久,推广效果越好。   据360移动开放平台统计,在一周当中,周末时间用户下载手机应用积极性最高,其中周六是下载高峰。周末两天,游戏类应用下载量约占全周总量的1/3。   (六) 明白每个app首发推广渠道首发的位置   最后,作为app运营新手还要具体知道每个平台app首发的具体位置,以及可以提供多少个位置。 上海三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App推广,拥有丰富的手机App推广案例和优质的手机软件推广渠道,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App推广方案和满意的效果营销服务。
app推广、app内容运营持续生产好文章的5种方法
2016-10-20
  内容运营顾名思义要负责内容,那首先你要知道自己所在的领域什么样的内容才能算是好的内容。内容运营需要有一定的专业鉴别能力,不需要你是行业大牛,但起码要保证自己比大部分的用户更懂这个行业,就像上学一样你要比大部分用户高出一个年级,这样你才能甄选出让用户觉得有价值的内容呈现给他们。   这需要内容运营要在工作中去不断揣摩用户,最直接的方法是数据分析(后期会讲到怎么做数据分析,这里先挖个坑),数据是不会说谎的,依据近期内容的数据,逐渐摸清用户水平的基准线,这样你就会更清楚知道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内容,然后生产并呈现给他们。不过,你还需要知道的是用户水平会随着产品的发展周期而改变,这就为什么前面我说运营是一个过程。   运营人员你要做的是坚持数据分析揣摩用户,明白不同时期的用户都需要什么样的内容,适时调整运营策略来保证当前时期的内容质量满足当前用户的需求。   那么,你要问了,究竟什么样的内容才算是好的内容?   这个似乎是很难定义的,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标准,一般是有两大类:专业和非专业。想想我们自己学过的专业,学术研究是一套标准,大众读物是另外一套标准。比如你喜欢看点历史,不做学术你就不需要青灯黄卷去研究繁体竖排的文献,为一个字的解释查遍史料,你可能也读不下去,反而《明朝那些事儿》这样的作品就已经能让你觉得津津有味。   那么,我试着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好的内容标准不是完全统一的,符合你的用户认知水平的内容就是好内容,这些内容要能够使你的用户快速理解、能对你的用户产生触动,并调动他们的某种情绪或满足某种需求。比如好奇、虚荣、感情、占有欲等情绪,有价值的故事、实用又让人容易记住的内容、影响用户喜怒哀乐的内容、让用户觉得自己有逼格的内容等需求。   杜子健在《恨着恨着就爱上了》一书中说道:微博传播的最重要的命脉是“七情六欲”。这中间,爱、恨、情、仇是人同此心天同此理的。……一个帖子的声名远播,无外乎我爱、我恨、我要、我怕。换作其他平台也是同理,触动用户的“七情六欲”才是好的内容,才会有好的传播。   切记,适合用户的内容才是最好的内容,当你的目标用户只能看懂《穷爸爸富爸爸》的时候,你就没必要去非让他们去看什么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也许你的认知体系里后者是更好的内容,但你的任务首先是满足用户需求。从实际工作中来看,客观上再好的内容,如果不能让你的用户理解,那就不是合适的好内容,用户会他们的手和脚投票,数据会对你做出最直接的回应。   如果你的用户都是专业人群,那么你不专业的表达肯定被抛弃,但当你的用户都是普通大众的时候,你要考虑的是怎么把佶屈聱牙的专业内容掰碎了用最通俗的词语表达出来,让用户觉得这些内容有价值。   通俗,有时候比专业更难。   如何判断你的内容是不是好内容,一个最简单的标准就是自我审视。   作为内容运营你发布的内容,你自己会看吗?你自己会愿意分享吗?你能坦然甚至骄傲地给家人朋友说这个内容是自己做的吗?   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这个内容很可能会是好的内容。但也不能高兴过早,你需要空杯心疼去审视自己的内容,懂得换位思考,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这样会很大程度避免你陷入自嗨的黑洞。   很多运营新人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自己下大精力辛苦筹备的大稿或者专题,从内容到形式自己都觉得很不错,但一上线却发现反应平平无人问津,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没有把握好用户需求,自己做的时候没有从用户的角度去审视这些内容,那么最后用户不理解不买账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脱离用户谈内容好坏是扯淡的,内容运营你要对内容质量负责,更要对结果负责,要牢记你的职责是提高平台数据,为平台盈利打基础。 便捷可持续地生产优质内容的5种方法   内容怎么生产,大家都是知道的,基本就是这几种途径:原创、伪原创、整合文章专题、转载、约稿、UGC。   原创对内容运营的要求最高,不仅需要你有一定的文字能力,还要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而在现实中运营的工作一般都是十分繁杂的,时间也比较碎片化,内容运营能完全坚持原创的并不多见。   据我观察,很多优秀的专栏作者能够持续保质保量的创作期一般只有2年左右,之后多少会给人一种江郎才尽的感觉。没办法,一个人的精力和知识储备总是有限的,不能奢望像个永动机一样永远有写不尽的内容。内容运营你需要有原创的能力,尽量做到内容原创,但同时也需要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便捷的可持续的生产内容模式,以备不时之需。   实际工作来看,内容运营比较便捷的内容生产模式是整合,主要方式:一是整合文章资料,一是整合UGC内容。   整合不是简单的素材堆砌,整合要求内容运营要有整体素材的把控能力,根据你当期的主题,把收集来的素材捏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要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对于素材的来源要注明出处,可以一个素材一标注,也可以在内容的最后注明,但要确保你搜集的素材是合法的,需要授权的一定要申请授权,不然就是抄袭侵权。   整合文章资料考验一个内容运营的资料搜集能力。我们前面提到的关键词设置能力此时会大有用处,为了避免生产出片面的有漏洞的内容,内容运营要尽量搜集更多的资料。在你搜集时除了快速回忆找到自己看到过的相关内容(注意平时多了解工作相关信息多积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还要多换一些相关关键词去搜索搜集。当收集完资料,你需要进行资料精选,理清内容架构,然后再进行整合创作。   整合UGC内容主要考验一个内容运营的议题设置能力。整合UGC内容最常见的就是内容运营设置一个议题,吸引用户参与讨论,然后从中选取优质内容进行整合。   @微博搞笑排行榜 的微博每天0点发布一个问题,粉丝在该条微博下面评论,评论量几乎都在3万条以上,高的甚至能达20万条评论。博主搜集整合一些优质评论在第二天晚8点放出,带动二次传播,往往又能带来几千甚至上万次的转发。这种UGC内容整合的好处是主题明确,内容获取方便,是一种非常便捷的内容生产手段。   这种整合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议题设置要合理,能够激发用户的参与热情;二是做好用户引导,知道如何调动用户的参与度。   我们看到@微博搞笑排行榜 的评论量在3万-20万,中间跨度这么大,原因在于问题的不同。议题设置是成败的关键,设置的议题要是开放性的问题,千万不要让用户做选择题,而要让用户看到你的议题有话可说有情可述。这就需要内容运营你对自己的用户有深入的了解,知道用户的兴趣点所在,随随便便问个用户不感兴趣的问题必然是不可能得到用户热情回应的。   其次是用户引导,内容运营你设置的议题发布后不是结束,还需要你随时关注适时引导,一个议题只有让用户看到才会有参与,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的,而用户能不能看到议题受发布时间和推广的影响。@微博搞笑排行榜 的问题每天0点准时发布,坚持一段时间粉丝就会形成习惯,一到这个时间就会刷刷问题参与进来,同时她还会根据问题发布后粉丝参与量做二次推广,如果热度不是很高,她会在问题发布半小时左右转发一次带动粉丝参与,这样才能保证评论不会过低而导致内容生产水平下降。   如果你也想做这样的整合,一是坚持下去形成自己的特色和规律,让你的用户接受明白你的方式;二是选择好发布时间并持续监控数据,做好后续推广的准备。如果受平台限制等客观原因无法及时做再次推广,那么请考虑在发布时选择奖品刺激并说明规则。常见的操作方式有微博转发抽奖、微信评论点赞、贴吧论坛抢楼等形式,根据你的平台条件选择可行性最高的一个方案。   UGC内容整合的另一个来源是用户主动投稿,内容运营从来稿中筛选出优质的内容进行推荐,有时来稿可以能存在一些小问题,内容运营可以用编者按或点评形式,把相应的问题予以补充说明。用户投稿的比例一般都是非常小的,内容运营可以设置明显的投稿通道,甚至给予奖品刺激鼓励用户投稿,这个机制一旦建立并良性运转起来,将会是对内容生产的有力补充。   可持续地生产优质内容的方式还有转载和约稿。   转载要求内容运营发挥搜索筛选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用户的优质内容,申请原创者授权后发布到自己的平台。至于申请授权需不要费用,这个要和原创者协商。大家都是做内容的,都知道原创不容易,内容运营千万不要做抄袭狗,请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尊重版权,切不可不打招呼拿来就用。   约稿就是内容运营向特定的人预约稿件,可以是命题的也可以是作者自由发挥。约稿对象一般是具有一定行业经验并能够出产优质内容的人。约稿一般是有偿的,即采用发表投稿人的作品后要支付给投稿人一定的报酬,报酬多少双方协商。   有种低成本的约稿方式是从自己用户中培养,选择那些有能力有意愿的用户邀请他们参与你的内容生产,一般只需要给予一些福利或者很低的补贴,他们就愿意积极参与。   我在做美食账号的时候,团队从用户中筛选维护了一批达人,他们中有人善于写作文笔很棒,有人爱好摄影拍图很赞,有些人的水平甚至超过我们的内容运营员工,当时很多期的内容就是出自这些达人之手。当我们要去探店出一期新的内容时,提前联系好2位达人,一个负责文字一个负责摄影,和他们说明本期主题和大体需要的素材,然后我们的运营带着他们去到店里,剩下的就可以放心交给这些达人,美食品鉴之后他们各自回去写文章修图返给我们。我们给予他们的回报仅仅就是文章图片署名和一顿免费的美食,整体下来一期的内容生产成本压得非常低,同时内容质量也能得到保障。这种形式非常适合经费不多或者用户质量不错的运营团队借鉴。 上海三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App推广,拥有丰富的手机App推广案例和优质的手机软件推广渠道,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App推广方案和满意的效果营销服务。
App推广,百度地图入选 “最潮互联生活榜” 成使用率最高出行APP
2016-10-19
齐鲁晚报讯 10月15日,湖南卫视、芒果TV金鹰节重磅活动系列——第十一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互联盛典隆重开幕,而最大的看点在于公布了生活、社交、娱乐和运动四个维度的互联网APP榜。百度地图榜上有名,入选“APP最潮互联生活榜”,成为用户使用率最高的出行类APP。 据悉,湖南卫视“APP最潮互联生活榜”榜单以生活方式、沟通方式、娱乐方式、运动方式四个维度为评判标准,榜单的选拔也极具互联网风格,以百度手机助手、大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易观等权威大数据平台支撑,真正实现了“用技术支撑、用数据说话”。 在生活方式类榜单方面,百度地图以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充分体现出用户对于百度地图创新功能及服务的认可。凭借对行业的洞察和发展的思考,百度地图展现出了行业领导者的前瞻性和实力,目前百度地图市场份额已超过70%,用户规模超过5亿,拥有4000万POI数据和1亿车主用户,月度活跃用户数量高达3.26亿。 随着百度索引真实世界能力的提升,百度地图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多方便、丰富的体验。刚刚结束的十一长假期间,百度地图推出国内首款基于LBS的AR互动类游戏、上线直播间,并签约杨洋作为最新代言人,推出丰富的互动活动,为用户打造出最全面便捷的出行服务。 目前,作为“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出行平台”,百度地图平均每天响应超过7000万次用户路线请求、为用户提供超2亿公里导航服务,并为用户每天节省出行时间达115万小时,已深入影响到用户出行的方方面面。 在深耕国内地图生活服务的同时,百度地图更放眼海外,先后在亚太、欧洲、南美、北美等103个国家和地区上线。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将是一场跨界大狂欢,百度地图将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功能,为用户带来更好的生活服务体验。未来,百度地图将立足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为用户带来更丰富、全面、便捷的服务。 上海三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App推广,拥有丰富的手机App推广案例和优质的手机软件推广渠道,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App推广方案和满意的效果营销服务。
app开发,申城出现
2016-10-19
据《青年报》报道,上班的时候想喝星巴克买零食,但脱不开身,一刻钟后有人帮你买好送上门;想吃著名的网红月饼,但不高兴排4小时的队,有人会替你买好;甚至于在APP上发出杀鸡、赶狗、搬醉汉等“特殊要求”,只要价格合适,也有人愿意帮你搞定。                                                              尽管这项跑腿服务很特别,但在涉及入户服务时,部分女用户对“来者何人”和是否安全靠谱表现出了担心。 发单:找个人帮忙办事,花钱买时间 在上海一家儿童安全座椅公司上班的1991年出生的白领余永胜是这款名为邻趣的APP的忠实用户。自称懒人的他经常在上面下单,找人替他办事。“比较有特色的是随意购,对方代购后,给我一张小票就可以了。只要知道哪家店有买什么东西,不用亲自出马,找个替身就能替你马上送过来。另外家里东西坏了,缺个螺丝钉,也能差人去代买。” “很多人生活中缺一个助手。作为基层员工上班的时候总不能溜出去吧,所以宁愿花一点钱,用钱买时间。”在小余看来,时间有时比金钱宝贵。“我读过一首诗,大意是人的一生拥有的就是每一刻每一秒的时间。我特别认同这个观点。” 除了随意购、代排队等服务外,小余对该APP上万能跑腿的服务情有独钟。有一次搬家时,他改变了原来找搬家公司的模式,而是找了APP上的跑腿小哥帮忙搬家。在他看来,搬家公司乱收费的现象很严重,有一次明明已经谈好了价钱,但搬完了工作人员才说要再加价,存在隐形收费的弊端。还有一次,他的一名同事上班快迟到了,突发奇想找了骑摩托车的跑腿小哥直接载他到地铁站。“像滴滴、优步等网约车在高峰的时候很难叫,尤其是地段好的地方专车不好打,但这些地段跑腿小哥很多,这些闲置资源完全可以被利用起来。” 另一位1993年出生的白领Sarah则在今年上半年破天荒地使用APP喊人替她来赶狗。Sarah回忆说,自己和室友住在五楼,那天出门上班时,看到一只狗狗病恹恹地躺在家门口的地毯上,身上有点脏,晚上下班后她惊讶地发现狗狗居然还在那里。“这条狗来历不明,没有人敢去赶走它,它病得很厉害,我们最担心它死在门口,也不敢给它吃东西。”一番纠结后,Sarah在邻趣上找了个跑腿小哥带走了狗狗,总共花费了30元。 Sarah告诉记者,她个人觉得这款APP不错,但因为是女生不太放心使用上面的很多入室服务,譬如保洁等。“平时我叫外卖的时候,也是把门开一条缝。我曾经想过叫跑腿小哥到家里来换灯泡,但因为不是很放心,家里灯泡坏了,到现在也没有换。” 相较而言,男生对入室服务则抱着较为宽容的态度。小余坦言,自己相对比较信任上门服务的人。“难道搬家公司的人就可以信任吗?未必。如果要怀疑的话,每个人都值得怀疑。” 打开APP,翻开最新的订单和评价,记者发现,绝大部分用户都觉得跑腿服务不错,省下了很多时间,但也有人一名姓丁的用户抱怨说,“饮料差评,跑腿小哥居然说热饮把奶盖化掉了,呵呵呵,以后还能不能用邻趣了?”另有一名用户在找人代购星巴克后抱怨说,“服务不好!” 接单:每天跑腿十几小时月入六七千 记者随后又找到了几位兼职跑腿的跑腿小哥。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90后小哥张同森直言不讳地表示,自己注册成为跑腿小哥,就是为了研究各个APP。没想到从中发现了很多奇葩订单,最近他刚接了一个来自台北公司的订单,对方希望找人帮忙测试软件。“当时那家公司的工作人员说,在台北无法登录软件,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发出求助,没想到居然有人接单了。” 还有一次,他正好在浦东机场候机,突然看到有人发单,希望以对方的名义定位在浦东机场发微博,假装自己出去玩,再拍一张机场候机厅的照片。轻轻松松拍张照片、发个微博,他就入账几十块钱。 “我一般不太会接随意购的订单。无聊时,会筛选一些万能跑腿的订单。”短短几个月,张同森已经做了十几个比较特殊的订单。 替人跑腿的陈永杰就是替Sarah赶狗的小邻哥。他透露说,这种奇葩订单他也是第一次遇到。他回忆说,“下单的小姑娘因为害怕狗死在家门口,就发了订单。小狗也挺通人性的,我抱它走,它也不反抗。后来我把它放在电瓶车里带远了。” 另一位1989年出生的跑腿小哥袁建只有140斤重,他遇到的奇葩订单是背一个145斤的人到三楼。“这位下单者的爸爸坐轮椅腿脚不方便,小区又没电梯。所以他的小辈分别叫了两个跑腿小哥,背了两次,助其父亲上下楼。这笔订单我挣了28元。” 袁建表示,现在他成了“万能跑腿小哥”,只要有价格合适的订单就来者不拒。注册以来,他给人开过锁配过钥匙,装过自来水管,搬过洗衣机,送过外卖。他每天从早上7点做到晚上9点半,一个月收入六七千元。以前做销售的他现在把跑腿当成了正职。 记者在该APP的公众号上看到,这款跑腿软件的主要功能分为随意购、排队、万能跑腿等。其中,通过随意购,用户在任意地点购买任意商品如奶茶、香烟、数据线、夜宵等,可多处购买,最快15分钟就可以拿到商品。而排队功能,则可以让人替自己在餐厅排队、到号占座、医院挂号、幼儿园报名、代排标书等。万能跑腿则可以发布各种特殊需求,如赶狗、代上课、开网店、给保安拍照、背人上楼、当群众演员、搬醉汉、杀鸡、打游戏等等。 该APP事业部负责人陆煜解释说,市面上有很多形形色色的跑腿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现在有一个模块可以满足各种需求,提供私人订制。“理论上万能跑腿是无所不能的,一些零散的需求都可以实现。” 陆煜透露说,目前该平台女性用户和男性的比例为7:3,跑腿小哥的男女比例则正好反一反,是2:8,当然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小邻姐”加入这个平台。 该APP创始人刘伟力说,“一些用户的需求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堪称千奇百怪。譬如前不久有个用户的妈妈崴脚了,希望有人替她妈妈遛狗。每次我们看到类似的有趣订单都会感觉很兴奋。”他还认为,跑腿服务最主要是解决及时性的问题,快递最快当天到。跑腿小哥最快十几分钟就能送东西上门,如果快速送达还会有奖励。 [疑问] 疑问1:跑腿小哥和用户发生冲突怎么办? 昨天,记者找到了APP负责人林署东,他介绍说,目前在平台上注册的“跑腿”有10万,80%在上海地区,其中接过单的上海跑腿小哥约为6万。“小哥的职业五花八门,有的本职工作是快递员,有的是邮递员,有的是保安,有的是维修工,甚至还有培训机构的老师,园林设计师等,大部分是男的。” 由于这些跑腿小哥都是兼职的,万一和用户发生冲突怎么办?林署东透露说,这样的情况并不是没有。如果小哥送的东西不对就会与用户发生矛盾。譬如到餐馆去买东西对方给错了。但小哥不知情就拿回来了。这就要看是谁的责任。 林署东介绍,他们有一个接单版,公司会对新的跑腿小哥进行培训,动态更新各种规则,实时跟进客服和用户反馈。后台也会观测数据,了解小哥的接单率,送达时间,服务态度等。并会开一些座谈交流跑腿的经验。 疑问2:如何保证跑腿小哥是安全靠谱的? 在采访过程中,部分用户对小哥的身份认证发生了疑问。就此问题,记者专访了创始人刘伟力,他表示,在招募跑腿小哥时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辨别其身份的真伪,譬如与上海刑警总队对接,对小哥进行犯罪记录的审核。 林署东则强调说,在小哥注册的时候APP就会进行身份信息核实,通过和公安合作,甄别小哥有无案底。在流程体制上,则要求小哥在跑腿前缴纳一定押金。隔几天再打配送费,在经济上对小哥有一定制约。“退一万步说,如果真的发生小哥跑路的事情,平台会视情况承担一部分责任。” “其实,我们根据小哥接单的记录,也能判断他的信用分,如果他接单很频繁,则可以判断他将平台作为谋生的渠道,不会轻易放弃。如果是新手,则有可能一个月接一两单。另外,部分跑腿小哥属于普通白领,接单不全是为了赚钱,也许是为了交个朋友,为他人提供便利。”林署东表示,虽然是万能跑腿,但用户发布的订单必须是合法的。 上海三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国内顶尖级工程师组成的团队,是一家领先的行业移动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App客户端开发等相关领域,专业化服务提供优质的手机App研发服务.主要包括:手机App开发,Android软件开发,iPhone/iPad软件开发,Ui制作,服务端开发等.
App开发,揭秘神舟十一号“黑科技”:太空也有App
2016-10-18
今天清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6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和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第二次应用性飞行。那么,神舟十一号作为改进型的神舟载人飞船,究竟有哪些改进之处?又有什么“黑科技”?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相关专家进行揭秘。   太阳翼结构首次中国造 细心的人可能会留意到,在每次载人飞行任务宣布成功时,都会提到这样一句话:飞船准确进入轨道,太阳帆板展开正常,航天员状态良好。 这其中的“太阳帆板展开正常”至关重要。它意味着,飞船能够采用太阳能供给能量,此后才能逐步启动有效载荷。 和此前神舟飞船所带的太阳能帆板不同,神舟十一号的太阳能帆板是第一次采用国产太阳翼结构。 这一结构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8所研制。根据该所的说法,此次,神舟十一号太阳翼连接架百分之百国产化,基板国产化率达93%,说明该所复合材料专业能力,达到了国内同类复合材料产品的国产化率最高水平。 事实上,这家科研单位之所以能做出这一产品来,还是“被逼出来”的。 根据五院专家的说法,神舟十一号飞船按照原来设计方案一直进展顺利,但到了2014年4月,这一方案遭遇了“进口碳纤维等原材料受限”的问题。怎么办?换方案的可能性不大。研制人员下定决心,使用国产原材料把太阳翼做出来。 根据五院专家的介绍,在研制过程中,五院508所围绕国产碳纤维、铝蜂窝的材料特性开展了工艺技术攻关。针对国产碳纤维工艺性较差、易损伤的特点,研制人员确立了适用于国产碳纤维的一整套工艺方案,研制出的碳纤维零件的外观质量、外形尺寸、内部质量和力学性能等均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针对国产铝蜂窝芯外形尺寸较小的现况,研制人员则在短时间内突破了大尺寸、高性能铝蜂窝芯生产的技术瓶颈,快速实现了国产蜂窝芯在基板中的无拼接应用。 不过,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是,随着国产化材料的应用,太阳翼基板和连接架的结构力学特性发生了变化,在同样的力学环境下,连接架局部的受力情况有所改变。对此,研制人员又针对结构的变化改进工艺方法,降低了产品的缺陷率和不合格品发生率。 如今,神舟十一号飞船的正常入轨、太阳翼帆板顺利展开,也意味着国产太阳翼结构首次经过了在轨验证。 太空也有App 在人们的电脑和手机中,一款好的软件和App可能会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神舟十一号飞船上也有这样的App——一款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西安分院研制的飞船上的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 这款App,不仅汇集了神舟十一号飞船14个分系统的所有数据,而且能够显示与飞船和航天员相关的54幅页面图,还能够为飞船的自主应急返回寻找最佳的落点。 根据五院专家的说法,有了这样一款智能的太空App,航天员就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自己和神舟飞船的所有情况。 开发这款App的西安分院研究员张赤萍,被称作“神键手”。据她介绍,在航天员所使用的仪表下方,有一排分别标着姿态综显、地图环控、计划热控、推进等一系列的按钮。航天员会根据飞行任务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画面来显示。 在神舟十一号飞船上,共有14个分系统,当飞船各个分系统开始工作的时候,所产生的数据会汇集到数管分系统。张赤萍说,这时,太空App就开始对数据进行汇总,并转换为航天员可以直观识别和操作的内容,最终在仪表上显示出来。 至此,航天员就可以通过太空App时刻直观地掌握飞船各个系统的工作状态。 吴华军是这款App的另一个“神键手”,他说,这样的设计更符合人机工效学原理,提高了航天员的工作效率,减轻了航天员的负担。在未来的空间任务中,他们还将根据需要适当开发具有部分娱乐功能的界面,以便缓解航天员的精神压力。 飞船“小门神” 在执行这次神舟十一号、天宫二号任务过程中,航天员要在太空飞行30多天,其间要经历多次穿舱活动,都需要打开和关闭舱门;航天员在舱内时,维持其正常生活的气体不能泄漏,舱门是否密封良好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精准快速检测舱门的密封性至关重要。 根据五院专家的说法,早期的飞船采用整舱加压,通过监测舱压的变化来检测舱门的密封性。这种方法准确、可靠,但耗时较长,对于早期无人飞船任务来说影响不大。 但对载人飞船分秒必争的航天员空间试验任务来说,却会浪费大量时间,因此迫切需要改进检测手段,缩短检测时间。 舱门快速检漏仪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研制的,实现了对舱门和对接面的快速、准确检漏,填补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也因此,这个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10所研发的设备,被称作飞船“小门神”。 五院的专家表示,“小门神”已成为载人航天飞行器的“标配”设备。其原理很简单,当舱门关闭后,门体上的两道密封圈与门框之间会形成一个小空间,这时,“小门神”利用了舱门的特有结构,向小空间内充入一定量的检测气体,通过监测小空间内压力的变化,来判断舱门的密封情况。 如果发生泄漏,舱门快速检漏仪会立刻发出报警指示。形象地说,它就像个卫士一样,告知“家”的主人——航天员:“门没有关好,存在危险,您暂时不能入住。”航天员对舱门进行处理,经过再次检漏合格后,才能顺利入住舱内。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说法,到2020年前后,中国将在太空中建成自己的空间站。在五院的专家看来,“小门神”舱门快速检漏仪在载人飞船上的成功应用,将为空间站等后续航天器舱门和各种对接密封面检测积累经验。 上海三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国内顶尖级工程师组成的团队,是一家领先的行业移动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App客户端开发等相关领域,专业化服务提供优质的手机App研发服务.主要包括:手机App开发,Android软件开发,iPhone/iPad软件开发,Ui制作,服务端开发等.  
app推广,苹果市场重磅消息:APP store 新规 17年1月生效
2016-10-18
做推广的也许并不了解什么是ATS(App Transport Security),不过这却是一个定时炸弹,引爆点在2016年底,后果就是你不注意,可能就会导致产品无法在App Store上架,虽然没有违规操作下架那么严重,但结果同样致命。现在还有2个月的缓冲期,但还有很多开发者没有想到这一点,有必要给大家提个醒。 ATS是在2015年由苹果引入的强化网络传输安全的标准,要求所有的App在从Web端获取数据的时候都要使用安全的HTTPS链接,并进一步强调要使用最新的TLS1.2版本的HTTPS。 注:可以从网址前缀http://或者https://来区别两种标准 苹果也清楚还有大量的Web内容仍旧在使用不安全的HTTP链接,因此定义了ATS开关选项的集合(Dictionary),允许大家通过info.plist文件设置(如下图所示),不过我估计99.9%的开发者会选择先打开允许任意链接的选项,然后大部分人过段时间就忘了这回事,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现在是醒过来面对现实的时候了,WWDC2016苹果正式宣布,强制使用ATS的大限是今年底,也就是说,从17年开始苹果审核团队会将ATS作为强制审核项,以苹果的脾气,可能会硬来,反正已经给了一年多的缓冲期了! 到时一刀切怎么办?作为CP应该如何处理?我们今天就来详聊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还是要了解具体的政策,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猜测,这样每家CP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评估之后就知道该怎么做了。然而无论如何,大的原则是要快速做出反应,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当然,HTTPS是大势所趋,苹果强制执行ATS也是本着对用户负责的态度,无可厚非。在执行的尺度上,我认为苹果也会灵活的评估,肯定有一些"I will know it when I see it"的模糊情况,想必App Store的老司机都心领神会。 虽然说17年ATS会成为强制标准,但是这里面还是分为几种不同的情况的,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沙铭从推广和开发两个角度去说 1推广角度第一 App的内容来源如果有自家网站,去和技术核对一下是使用哪种传输标准,如果仍然使用HTTP或者是低于TLS1.2的HTTPS,要不就赶紧整改,要不就准备和苹果审核磨,准备好申请特例的充分理由。在我的星座苹果系列中有两篇文章《善变双子,难言的苦衷:史上最强审核团队起底,掩藏的秘密》和《闷瓜金牛,本应昭告天下却缄默:开发者账号,审核加速揭秘》,了解应该如何跟审核团队打交道,以及开发者账号在审核过程中的作用,还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 App的内容如果有来自已知的第三方,可以暂时不用管,让技术设置一下ATS的开关(下文中会涉及),不过最好的做法是和第三方沟通下,敦促他们所有的传输都使用TLS1.2加密。 第三 App的内容来自于不可知的第三方,比如说允许用户通过App访问任意网站,可以忽视ATS,不过来自于自有网站的内容还是必须遵循第一条。同时询问技术使用的是何种框架,如果是WebKit,建议切换到Safari,否则今后可能还会有麻烦事。 第四 如果是提供流媒体内容的App,不想服从于ATS,就必须在源头进行流媒体加密,并且使用苹果的流媒体框架,就可以暂时无视ATS。 因此,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是采用哪种对策,当然上策是尽量使用TLS1.2的HTTPS安全标准,实在不行就要多想想如何跟苹果解释,以争取特例! 不过有个问题目前还不是特别明朗:对于那些不达标准的已上架App如何处理?我个人不太相信App会因为这个原因被下架,苹果最可能的做法是等到App迭代时拒绝上架。这时可能又有人会想了:那我就不更新!呵呵,也许也是一种办法。总而言之,新一轮的猫捉老鼠游戏又要开始了。 2开发角度第一 ATS设置中打开了以下开关,又没有提交合理的解释,那么会100%被拒 NSAllowsArbitraryLoads,打开此开关相当于关闭ATS NSExceptionAllowsInsecureHTTPLoads,使用自有网站的HTTP链接 NSExceptionMinimumTLSVersion,使用自有网站低于TLS1.2标准的HTTPS链接 至于什么是合理的解释,这个就完全是一个主观判断的过程了,也许有的人觉得自己的理由很充分,但是如果不能够说服苹果审核,你的App就是上不了线,这考验团队的沟通技巧和英文水平! 第二 以下几种情况苹果给予特例,不需要提供解释: App提供流媒体服务,媒体源已经对内容进行了加密,这时只要使用苹果的AV Foundation框架加载内容,就可以无视ATS; 不使用Forward Secrecy(完全前向保密)技术,可以在ATS设置中关闭NSExceptionRequiresForwardSecrecy开关(缺省是打开); NSThirdPartyException,使用第三方链接,而这里面又包括使用第三方HTTP链接或者是低于TLS1.2版本的HTTPS等几个开关。 估计有人会想,那我把自己的网站伪装成第三方网站,使用这个特例不就好了,Bingo!如果你能经得起被拒甚至更重的惩罚,也许可以试试,不过有理由相信苹果有多种方法判断关联网站,承受不起风险者勿试。 第三 ATS设置中还有个开关NSAllowsArbitraryLoadsInWebContent,打开后允许使用任意Web链接,这个和NSAllowsArbitraryLoads有些区别,主要是针对那些提供类似于Web浏览器服务的App,由于事先不知道用户会浏览哪些网站,因此无法限制链接类型。 不过苹果建议如果要提供浏览器类的服务,请使用SFSafariViewController,优于WKWebView,后者更适用于对用户访问web内容更有把控的情况。 关于ATS的详细设置,开发可以参考苹果官方文档。 此外,苹果还建议放弃以下较老的标准 RC4 SSLv3 SHA-1 3DES 并向最新的安全标准迁移,包括 Forward Secrecy SHA-2 OCSP Stapling 上海三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App推广,拥有丰富的手机App推广案例和优质的手机软件推广渠道,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App推广方案和满意的效果营销服务。  
app推广从实操经历出发,浅谈现阶段所理解的社群运营
2016-10-17
  导语:「社群」在最近这两年经常被提及,只是很多都是空泛的去谈社群的概念、模式,大部分运营看完之后,好像懂了,但到落地的时候,就会感觉无从下手。其实,这除了缺少踏实耐心的运作过程之外,很重要是缺少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社群思维。很多企业或者运营,想做产品营销,都会想去做社群。社群变现真的那么容易吗?社群运营的难题是什么?怎么开始启动社群?   (上海三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今天就来聊聊社群,这篇内容主要只是作为现阶段对社群理解的整理   一、先分享一下社群相关的经历:   垂直BBS运营   4年时间,沉浸在一个女性bbs的运营,那时大概有300±的日新增注册量,日均贴约1w,经历过找种子、培养意见领袖、搭建积分/勋章/内容等各个维度的社交体系。搭建了十几个垂直QQ群,群的活跃度还不错,后期bbs扩展成社区形态,增加了空间工具等社交产品线。   微博、微信运营   从0到1运营过媒体、品牌电商的微博微信矩阵,运营过20w+的品牌粉丝用户。另外,在微博大V、微信公众号等做过投放,通过微信的投放,直观的从数据上看到粉丝量的变化跟销售的转化。   其他相关   尝试或操作过达人(KOL)推广、小圈子社群、达人社交电商模式、微商项目等等,有成功的例子,当然也有做得不上不下的,还有很多是搞砸了。但这个过程中,真切的感受到调动群体社交裂变所带来的力量。   「社群」在最近这两年经常被提及,只是很多都是空泛的去谈社群的概念、模式,大部分运营看完之后,好像懂了,但到落地的时候,就会感觉无从下手。其实,这除了缺少踏实耐心的运作过程之外,很重要是缺少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社群思维。   要运作好一个社群,对于运营的人来说,其实要求很高!除了涵括用户分析、内容编辑、活动策划、产品运营等多种技能,还需要用社群思维把这些做整合,让特定的一群人可以在设定的机制下、无序的互动中产生关联的价值。   有人的地方,就有社群的可能   线上与线下,不同人群,会出现不一样的集散表现形态。但是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有可能出现一个甚至多个社群。目前来说,小圆操作的主要还是线上社群为主,所以这篇文章会以线上社群出发讨论。   从曾经操作过的项目去看,社群并非仅仅是一部分人所理解的各种群,或者讨论组。一个社区平台,一个小版块,一个群……刚开始流量的分布是随机分散的,但是慢慢的,用户会出现多个中心点,大量用户在有门槛的范围内开始高频的互动。意见领袖们开始慢慢出现,然后吸引更多的用户进行中心化互动,催生用户粘度,最终形成社群利益跟排他性。   社群是有边界的,但用户会在内外围进行交流互动;   社群互动存在规则,但是表现是无序的。  二、一般情况下,社群成立需要的条件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般情况下」,因为确实有一些不按常理出牌但是也做得不错的社群。只是对于大部分运营来说,一般情况下社群的成立,都是从点到线,再到整体人群的运作过程。   当初刚开始接手运营BBS网站的时候,里面并没有用户关系的存在。那时候第一步是通过QQ群结合内容,活动等方式,先把小数的一部分用户「圈养」起来。形成小圈子之后,开始设计一些机制刺激传播,再加上新流量的引进,多个中心点还有社群角色开始慢慢出现,那社群的初步形态就会算是基本形成了。   1、有一个「落脚点」   社群首先需要有一个可以进行用户沉淀的工具/平台(微信、微博、 、bbs等等),甚至是多个工具的集合,有了「落脚点」,才可以有进一步互动的可能。不同工具对于社群形成的利弊,我们下次再详细分享。   2、有群体共享的利益   利益的驱动可以引导个人的行为,但是对于社群来说,为什么要加入社群,社群怎么产生排他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加入社群的人感觉“在这个社群中我才能获利”,一旦有了群体利益的牵动,离开的成本将会增加,融入的意愿才会强烈。   3、自有共识的社交规则   社交的规则包括:互动的调性、交流的规则、角色产生跟存在的原则等等。社群是某个人群关系动态平衡的过程,每个人从加入到退出,都是基于某个社群特有的规则进行的。   在运营十几个QQ群的时候,当时群的互动会有群规,群主的筛选、任期都会有相关的规则,用户会在意见领袖的引导教育下,在群内进行某种「共识」的互动,在互动中形成各种关系,当然会有筛选,有融合,这是一个群关系平衡的过程,最后为了让群规则变得更灵活动态,后期对群实施了「定期解散」「定期重组」的策略来激活更多规则关系。   三、社群生长的几个重要的节点   0到1   我对这个过程的理解,更倾向于是让特定的一小部分人形成优质圈子(有认同感、产生高频互动等)。不排除很多人在初建社群的时候,会先找一批KOL,然后借助KOL影响一群人来圈用户。但是,这仅仅只是一种引流的方式,并非是社群的雏形。   社群的搭建期用更多的精力去打动圈养一群人,这群人一旦在逐渐形成规则的社群中互动,就会存在有可引导传播的特性。先设计好第一批打动的人群,同时搭建好基础并适度留白的社群规则,设置相应的利益机制,然后沉下心,跟他们互动,让他们产生关系。   1到1000   这是一个动态协调的过程,由种子用户快速延伸至他们最能影响的那群人。这个过程圈子慢慢从“利益魅力”转变成“个性魅力”,有了独特的个性魅力的传递,加上利益的驱动下,用户开始自发的进行高效的传播。   这种高效的传播会建立在种子用户自我消化的基础上,传播的动作会具备个人的特色,以及个人的形式途径,内容也是非标的,表面上无序,但是却能让信息有效真实,在社交传播的协同下,优质圈子开始扩大,继而形成具备中心点、规则化运作的社群。   最近正在接触一个正经历1到1000过程的社群,0到1的时候,仅仅基于朋友间的传播,搭建了多个不同兴趣标签的群,包括“读书群”“美食群”,在后期就开始通过不同类型的特定活动,迅速生长出多个重组的群(都是基于种子用户拉人)。这时候最重要的是,让新进入的成员,可以快速适应社群的个性,仪式感以及高频的分组互动等。   1000到N   这个过程会呈现出无序裂变的状态,运营如果没有数据的引导下,并不能清晰的串联出传播的轨迹。不断有新的意见领袖诞生,继而出现新的中心点。原有中心点开始瓦解,用户开始出现更多规则,也会出现中心点之间的竞争,社群观念的冲突甚至被瓦解。社群的生态开始形成,这时候传统的组织管理方法将不一定适用了。   这个阶段的社群一般会出现几种形态: 大型社区平台 线上线下连接用户社群 跨界联动社群   四、什么社群可以产生变现价值?   并非所有的社群都具备变现的能力(这里说的,主要是以营销、销售、关注等直接转化为参考),曾经投放过几个不同的社群,为了做横比,特意选择了相似的内容,社群用户的标签也是趋同的。最终的结果有点出乎意料,一个知名度还蛮高,用户基数特别大的社群的转化,竟然比不上还不是很成型,用户量不多的社群。   用户社群互动规则不同   对比发现:转化较大的社群,他们的社群用户在日常的互动规则中,导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而转化较弱的社群,虽然用户量大,但是用户更倾   用户中心点情况不同   用户基数大,中心点很容易就会分散,那聚焦各个用心点用户的成本就会变大。那时候投入的资源不会很多,所以在同样的投入下,另外那个中心点调动充分的转化率更大。而且,中心点到底在社群是怎样的存在,这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从投放角度来说,真不是数量越大越好;从运营角度来说,怎么在社群里设置变现的机制是特别重要的内容。   五、具备变现能力的社群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目前来说,比较常见的社群变现主要是两种:付费社群、流量转化(销售),有变现能力的社群很重要一个运营内容是——变现的切入时机,变现在什么时候切入,才不至于破坏社群的生态,这个很重要!   社群拥有变现的价值规则   特别是与变现关联的规则,需要变现的产品为主轴,延伸出去的社群互动规则。很多人在组建社群的时候,会纠结互动跟变现关系,希望做成纯粹的互动,但是企业却要考核变现,这其中的关系如何协调,就要看社群的互动规则的设置了,我认为这并不是相悖的。   社群具备可以变现的互动媒介   在协调互动跟变现的关系中,媒介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钻花的产品/服务,作为连接不同关系的媒介(同类型用户定制、特有的服务等),媒介的存在是激活社群互动的,那变现就会变得自然了。   六、为什么有一些社群变现那么困难   在运作社群的时候,需要时刻去发现可以变现的可能,其实这个过程就是植入变现基因的过程,不断去做一些不伤害用户的尝试,探索出自己运营的社群适合的变现方式。只是有一些社群具备了变现的基本条件了,但是最终变现的效果却很糟糕。   产品是基础!   首先,好的产品是必须的,不好的产品是对社群致命的伤害。其次,不是什么产品都适合拿到社群中变现的。社群的变现是人格化、个性化的,每个有价值的社群都会有自己的调性,用户的潜在需求,变现的产品应该是有助于社群的,同型的,否则转化糟糕不说,还会对社群造成伤害。   社群用户「虚胖」   社群并非是用户数量很大就足够的,社群从垂直到更多用户的延伸,适配的变现方式跟产品都会不一样。沉下心,了解自己所运作的社群里面的用户,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他们潜藏于互动中的本质需求。   不懂社群营销却强行去运作社群   从以往运作社群的经验去看,很多社群没有办法活起来,是因为运营的人「不懂装懂」,不懂同时还生硬的操作社群,见识过这样的情况,感觉真的很糟糕。其实每一个社群都会有自己的生存轨迹,这个过程谁也没有说一定完全懂,但是抱着一颗开放的心,去学习融入社群,运用人性化的社群运作技巧,说不定正在运营的社群,就活起来了。
app推广,浅谈常见5种经过实践检验的APP推广方式
2016-10-17
App营销推广方式有哪些?对于这个问题,小编认为,找到适合自己app产品的推广渠道才是王道。今天小编来讲解几种常见的,经受住无数app营销推广人员检验的app推广方式。(上海三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PP营销推广方法一:线下预装    小编感觉这步还是关键哦,要是自身有实力,让自己的产品成为手机的原始配套应用?不然就要掏钱给手机厂商,或者运营商。而这个成本还是很高,这种app推广营销手段还是比较有效果,靠这种方式渠道主要在移动广告联盟进行的,同时转化率还是很高,可以达到25%。 APP营销推广方式二:活动营销 “app营销活动”是app营销方法中较受app推广人员欢迎的一种。App营销活动即是通过精心策划的具有鲜明主题,能够引起轰动效应的,具有强烈新闻价值的——一个单一的、或是系列性组合的app营销活动,达至更有效的品牌传播和销售促进。 现如今比较流行的app推广营销活动有大转盘抽奖活动、摇一摇活动、刮刮乐抽奖活动等,想要更快捷方便地开发一个app推广营销活动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借助第三方app营销工具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APP推广方法三:应用推荐网站应用商店 主要是通过开发者平台上传应用,然而平台主要包含有硬件开发商(APPStore,Ovi),软件开发商(Android Market,Windows Mobile Marketplace),网络运营商(移动 MM,天翼空间,沃商店),独立商店(安卓市场,OpenFeint),以及一些 B2C 应用平台(Amazon AndroidAPP Store)等等,在国内市场中,主要由硬件开发商商店、网络运营商、独立商店等支撑着,其中,硬件开发商商店:联想应用商店、智汇于(华为);网络运营 商:移动 MM、电信天翼空间、联通沃商店;独立商店:安卓市场、安智市场、机锋市场、爱米软件商店、优亿市场、掌上应用汇、安卓市场、安智市场、开齐商店、N 多市场、安卓星空、安丰下载、力趣安卓市场等。 APP营销推广渠道四:付费广告 这种app应用营销推广方式成本比较高,尤其是那些非高峰期的本地电视节目时段、知名的互联网平台,流量超大的门户网站。这种方法可能不一定很有效,但是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的收入来源盈利模式大部门离不开广告的原因,用户每天都能看到那个广告。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品牌效应。 APP营销推广手段五:微博营销 我们可以通过微博进行内容营销,这样可以近距离跟海量的用户进行沟通,所以微博影响力还是不容小视。在做微博的时候,要注意留心那些微博上的意见领袖、话题制造者、评测网站之类的帐号,尽量和他们取得联系。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与app用户产生互动增加用户粘性,让你的APP更受欢迎!
app开发,初创企业开发APP时需注意什么?
2016-10-17
今天产品群内的一位COO前辈问我,创业公司做一款APP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和金钱?今天就针对这个问题,给大家说说我的观点!(上海三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PP的开发类型和成本 创业公司有必要开发APP么 老板应该知道的产品开发流程 产品mvp测试 团队开发和两种外包形式 最后的注意事项 APP的开发类型和成本 智能手机这么普及,大家都用过许多不同类型的APP。有没有发现有种app,用起来特别难受,明明点击返回就是不响应,这种就是典型的H5(webview)类型的APP。还有一种用的很顺滑的APP,我们叫他原生app(Native)。现在还有一种是先现在比较流行的混合制APP(Hybrid APP),大部分原生少部分H5。 Native和Hybrid其实差别不大,对技术团队的要求高一些,成本高很多。 H5类型的app说白了,就是基于移动浏览器的网站,然后用安卓和苹果的框架封装下。技术门槛低很多,成本比较低。 创业公司有必要开发APP么 很多公司的老板脑袋一热就去开发APP了,这个时候我都很想告诉他移动APP的浪潮已经过去了。先给你一个肯定的结论,百分就九十九的APP死在流量关上。 在开发app之前,你需要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我的产品在微信公众号上运营有风险么? 我的客户群有大到需要单独开平台么? 做了APP,我有把握引到足够的流量使用我们的app么? 通过APP获得的收入什么时候能做到盈亏平衡,什么时候能做到盈利? 老板应该知道的产品开发流程 老板提出具体需求(15-30天) 产品经理收集整理需求,然后做思维导图、流程图、prd和原型(7天) 技术的可行性评审(2天) ui设计和技术开发(2-3个月) 测试(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3-10天) 上线(安卓各大商店,苹果7-15天) 迭代改版,重复上述过程 第一版app的上线时间一般是4到6个月 产品mvp测试 跳出产品,以商业的眼光来说,目前有盈利产品,可以尝试几个可能性的盈利方向。这个时候移动互联网会被大多数商人考虑,我也是认可的。但是从成本角度来说,你完全可以做个微信公众号当做 mvp来测试下。 Mvp测试可以很快的验证你的产品可行性,最好的例子莫过于分答了。 团队开发和两种外包形式 首先说一点,只要你开发过产品,后期一定会进行迭代的! 团队开发指,公司自己组建一个it小团队。人数一般在8到10人,每个月10万左右的工资预算。好处是可以随时变更需求,代码质量高,有利于后期迭代,劣势是成本高。 外包形式一,纯外包公司,纯外包一般都用Native,沿海城市费用18到30万。开头给你描述的前景算优势,那就有。劣势,代码质量不可控,后期维护扯皮,迭代收费是无底洞。 外包形式二,找一个产品经理,然后找一个在其他企业认证的it小团体接下。H5一般5到8万,原生12万左右。优势是,相对而言代码质量可控,需求变动容易,迭代有延续性(因为小团队也想有稳定的外快来源咩)。劣势是产品经理可能勾结小团体吃回扣,当然你找到像我这种有职业道德的产品经理肯定是不会发生这种问题的。 最后的注意事项 大公司肯定不会纠结这些问题的,小公司因为成本才纠结这个,所以多说两句。 第一是一定要做代码注释和单元测试,尽量提升代码质量。 第二是加入埋点系统,收集数据,不要前面这么辛苦做了这个东西,后期凭感觉乱运营。 第三就是重复的话题了,产品运营的第一关就是流量。 第四个,原生的逼格当然比H5高,但是考虑成本也不是不可以妥协的。
app推广实例说明:不同产品周期阶段该如何进行精细化运营?
2016-10-17
 简单粗暴的流量时代已隐退,用户越来越难“讨好”,意味着运营的精细化时代到来。小而美起步、深度化内容、多平台搭载、场景化营销、琐碎化职能、大脑洞合作。   电商、O2O、共享经济、体育、在线教育和社交等诸多热门领域案例已从高同质化运营体系时期,走上有自主特色的运营主义道路。   今天想汇总这些案例的精华,分享不同产品在不同阶段的运营经验。全文以案例总结贯穿,分四个阶段讲述。                                       先思考一下这两个问题:什么样的产品值得做?怎么快速切入一个市场?   绝大部分案例都是移动互联网的产物,在这一点上,移动设计提供了全新的产品形态和交互方式,即新的用户占领机会。基于此,在切入市场的选择上,可以总结出几个特点。   1、行业产品的缺失。出发点是为了弥补行业中细分需求上的缺失、比如简书、Keep。   2、行业浪潮。在风口追逐下,正面加入竞争或寻找分类市场,比如有邻、空格。   3、改变原有行业形态。改变产业原有的环节或与用户的连接方式,提供新的体验或模式,比如9贝壳、周末去哪儿。   列举案例所在的领域,在方向选择上,还有非常多的不同切入模式,比如健身领域,还有私教平台“初炼”、ClassPass的健身房平台“全城热炼”、健身餐平台“好色派沙拉”等。在这种市场情形下,常见有两种演变方向。   1、不同环节共存。针对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或角色,来提供服务,就会有共存现象,甚至是资源互补。比如健身餐通可以和健身房、或健身APP合作推广。   2、殊途同归。面向同一角色(即使是不同划分等级),最终要不定位归一化,要不生死有别。比如东家APP所在的艺术品电商领域,不管从内容、拍卖、还是社群切入,最终的独立平台形态必然包含所有。既是竞争所需,也是运营使然。   在这样的环境下,切入方向(包括用户细分的选择)和产品形态发展的预判就很重要,选择正确,就可以顺利向最终形态过渡,否则就需要中途转型去追随竞手。   另外,谈到市场选择,不得不说壁垒的问题。在所述的诸多案例壁垒中,一类是用户体量效应,一类是产品闭环产生的用户粘性,均是运营导向。   包括学霸君的拍照搜题技术在内,技术因素虽是产品基础,无可或缺,但与竞品相比,体验上并非0和1的差别。唯运营优势最终让产品领跑,换句话说,壁垒非一蹴而就,而是厚积薄发而成。   二、产品和运营冷启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选择市场方向后,便是如何启动产品开发和运营计划。一方面需要坚定地思考,在没有品牌效应的情况下如何设计早期功能,寻找并运营种子用户的计划;另一方面,资源的稀缺和运营手段的试错,让运营启动充满不确定性。   ☞ 什么样的产品更容易实现用户的快速增长?   传统电商时代,产品的开发计划大体是搭建基本的交易模型,而后逐步优化购物流程和营销体系,因此在产品雏形时期就已陷入完全竞争的漩涡。   移动互联新时期,需求被庞大的创业者不断碎片化,用户被各种产品打乱在不同空间内,同质化竞争的情形有所减少。   经历了电商大战的惨烈成本比拼,以及O2O的大量败局后,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产品重视迭代计划,将市场需求之大化为用户需求之小,用技术手段实现用户增长的创新突破。总结几个特性:   1、平台单边化。这类产品注定是平台的形态,一端连接服务者或商家,一端连接消费者。但在产品的雏形中,它们通常只针对一方提供服务,带有工具属性,形成单点用户的增长突破。   看两个不同的案例。厅客APP,技能服务交易平台,一端是技能服务者,一端是消费者。在产品初期,只面向技能服务者开放。服务者通过APP可以上传技能服务,通过自主分享推广,类似一个开店工具,满足服务者的宣传需求。当积累足够的服务者后,才上线消费者的集中购买入口。   同样具有两端属性的O2O平台“周末去哪儿”,却完全相反。产品初期,服务一端通过导购模式解决数量问题,而将重心放在C端用户获取上。当交易量足够支撑,再上线商家入口。   2、工具化转型。与第一种类型不同的是,这类产品的出发点是满足特定需求的工具,随着用户量增长,内容和数据的沉淀,逐步探索商业服务,成长为综合平台。   “橙牛汽车管家”以汽车违章查询功能切入,典型工具属性。在产品发展过程中,逐步增加汽车相关的服务功能,包括罚单代缴、加油卡、车险等,形成一站式的汽车服务。   另外一个案例是“简书”,产品出发点是支持 Markdown 的编辑器,很小众,随后增加普通编辑器,适配大众。当用户习惯在简书上生产内容,进而转型阅读平台,增加阅读视角的内容展示设计,完善读者和作者的社交互动体验,比如喜欢、打赏、关注。   3、闭环式成长。这类产品的切入方向有足够的差异化和竞争力,随着产品发展,逐步参考和引入竞品的业务模式,完善生态。比如Keep3.0 上线跑步共。   如同上文所述,产品可以小而美,但生态的野心“殊途同归”。   ☞ 运营冷启动怎么做?   拿着产品雏形,或者仅是理念,如何开展早期运营是重中之重。除了可以获取用户外,还能最及时地为产品调整提供方向。   如果产品的理念是符合需求的,早期运营一定不难,意思是可以不困难地搜集到用户渠道,以及合理的推广方式。   总结众多案例,梳理出不同产品常见的运营冷启动方式。   1、KOL运营。通过定向合作,或一对一邀请的方式,获得最早的核心用户。   例如,“看台体育”是一个专注篮球领域的聊球APP,用户可以在不同的比赛直播中群组聊天。早期的核心运营方式是签约包括驻美篮球记者、柯凡、杨毅等篮球大V进入群组。   简书作为写作工具,早期用户是通过博客、Twitter挖掘知名博主。另外,在技术圈子,KOL方式也非常实用。   2、活动运营。有不少产品通过活动突破了早期运营的瓶颈,提前完成用户积累,但客观而言,要发起一次超出预期的活动,既是缜密计划,也许还有运气。   举例:SegmentFault 是一个UGC的技术问答社区,2012年正式运营,这类属性的社区通常需要长时间的运营积累,这是新时期创业公司所无法承受的。2012.12,在一定的偶然性下,SegmentFault引入国外黑客马拉松的活动理念,组织了一场名为“世界末日前夕的挑战”的编程活动,此役成名,该活动成为每年承袭的系列活动。   3、内容分发。首先内容有两种,一种是平台自产的优质内容;一种是以推广为目的单独编写的内容。在推广上也有两种区别,一种是分发到多个平台,广泛获得流量;一种是将有辨识度内容重点分发到用户重聚集渠道上。   比如懂球帝,作为足球资讯平台,以平台品牌为主题,在不同平台同步分发内容,既可以广泛吸取流量,也可以塑造统一的品牌矩阵。Keep 则属于另一种情形,单独编写健身教程,在豆瓣健身小组等特定渠道传播,塑造KOL形象。   4、社群运营。这种方式较为常见,操作门槛低,见效快。通过一对一快速邀请、活动传播等方式获得用户,通过产品体验交流和活动运营来黏住用户。   5、地推。对于部分产品,在早期运营地推也适合,优势是:用户精准、用户数量和推广成本可控。推广后,要有及时的沟通和活动跟进,并且有个前提是要有产品模型供用户体验。   在“学霸君”的案例中,早期用户便是通过校园门口的小卡片获得,用户在公众号内可以解题,“学霸君”在随后开展了“校花校草”活动,成功激活和扩散了第一批用户。   三、运营体系建设   产品起步阶段,对市场反应和推进难度的未知,存在很多运营试错的困难,包括团队的不完整。当产品逐步发展,需要将重点运营工作常态化,便是运营体系的建设。   不同的产品,以及同一产品的转型前后,运营的重心有非常大的不同。这里所述运营体系,是围绕产品本身的运营需求而言,非单一岗位,不仅仅指运营人员的部分,包括技术完成等。   ☞ 电商、O2O   把这两类产品放在一起,是因为线上部分的运营思路有很大的相似,很多环节共同拥有,不少O2O创业公司核心也主要来自于电商系、同城信息等公司。   1、招商。何搞定商品的供应链、服务者技师的招募等,既是这是首要重点,也是持续的环节。不同类型平台招商的类型也有很大不同。比如东家、周末去哪儿。   电商自营平台主要是稳定的大型供货商;B2C电商一般由KA团队负责洽谈入驻合作;C2C平台,包括很多O2O产品,早期通过一对一招募、地推、线上推广和活动运营的方式。   2、商家运营。对接商家上传和完善服务信息,培训商家做好营销推广、客户服务体验。   3、类目运营。根据数据分析、季节变化、周期变化和用户习惯等,合理展现和优化前后台的商品和映射关系。   4、营销策划。站内促销活动策划,市场活动配合。   5、市场推广。负责流量引入、广告投放和市场合作等推广事宜,在不少O2O的公司,有单独的线下活动运营岗位,兼具推广的角色。   ☞ 内容&社交(社区)   可以看到不少的产品通过这几个部分的先后增加,形成用户粘性地增强和沉淀价值的输出。 比如懂球帝、简书。   1、内容运营。主要区别于UGC和PGC的不同方式,通过产品引导、激励机制或兼职作者招募,有序的产出内容,或者是技术手段抓取内容,以及对内容的二次编辑。同时像类目运营一样,将内容分专题、类型地展示和输出。   2、市场推广。除了流量式的推广外,在垂直内容领域,通过垂直社区、第三方内容平台的内容分发、异业合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3、用户运营。UGC的模式下,用户运营是核心的职能,通过不断地活动运营和短中期的激励规则来提升内容产出量和质量。很多产品后期引入社交关系功能,增加用户之间的互动,或者是建立社区   4、新媒体运营。虽说新媒体是目前大部分公司的标配,但不同的产品基因会导致运营的难度和重要程度不同。  ☞ 工具&服务   高频的功能切入,是很多市场推崇的切入打法,进而在通过各类服务地引入拓展业务深度和变现。工具产品的用户运营边际成本很低,职能相似,但运营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学霸君、企查查、易企秀。   1、精准推广。工具类产品的用户群体一般来说很垂直,有足够明显的共性和强需求表现。主要通过垂直类广告、地推等方式获得精准用户。   2、产品运营。用户与工具是单向的联系,数据是使用的痕迹。产品运营通过各项数据来分析工具的使用效果,流失环节等,用于工具的效率改进,用户粘性地提升,并合理的制定传播环节功能。   更深的层次是可以挖掘出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多个性化定制服务。   3、品牌运营。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来弥补工具的互动缺失,让用户与品牌产生互动和信任,进而才有口碑;第二是外部以品牌传播为主的宣讲、异业合作和广告投放,在合适的场景给用户植入印象,配合其他推广环节的推进。   要如鱼得水,势必要了解所运营产品的属性,及发展方向预判,才可抓住运营方向的侧重点和效率点。   四、运营的深化   运营深化指的是通过寻找广泛目的的异业合作,将产品的运营层级推向更高一个级别。之所以运营体系外单独讲,是因为表面看起来不是常态化必须,却举足轻重,可以推波助澜。   不同产品不同案例时机、资源恰到好处,事实不可复制,但思路却可承袭。我们以不同的合作目的来划分。   ☞ 服务换量   利用平台自身的技术、服务满足合作方的资源需求,从而“换取”对方的用户量。通常这是没有或较小账面支出成本的运营升级,这样的案例很多。   举例:周末去哪儿的“致匠心”系列活动,聚合平台上的手艺人,开展现场主题DIY活动。在与银泰等大型商超的合作中,商场免费提供场地,引入活动提升互动和氛围,与商场店铺联动引流。周末去哪儿为手艺人提供宣传机会,并免费大量转化现场的精准人流。   类似换量的案例还有学霸君的拍照搜题技术与MIUI8的嵌入、一淘的“丝绸之路”等。   ☞ 用户置换   以自身用户为条件,置换合作方的各类资源,根据置换的目的,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类。   1、热点置换。以产品用户为参与主体,以合作方的品牌为主题参考设置活动,对方提供奖品,最终达到活跃用户,品牌联合曝光的目标。产品引入各类合作,持续制造热点。   案例比如简书与CONDING、魅族联合开展的主题创作比赛,Keep与各类品牌联合开展的话题互动。   2、品牌置换。与大型的机构或品牌合作开展活动,以自身用户为宣传主体之一,获得合作方的品牌背书,及自身的品牌传播。   举例:2016.9.20 东家APP联合上海嘉禾拍卖行,开展线上线下同步拍卖会。买家通过视频看预展,线上交纳保证金、同步竞拍出价。嘉禾通过合作获得更多潜在买家的关注,利用东家的竞拍系统降低买家参与门槛,获得更多竞价。东家获得线下拍卖行的背书、拍卖行高质量客户的关注,并为引入高品质的拍品。 上海三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App推广,拥有丰富的手机App推广案例和优质的手机软件推广渠道,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App推广方案和满意的效果营销服务。
2016杭州云栖大会,APICloud云服务新推APP定制开发
2016-10-16
10月13日,2016杭州•云栖大会在云栖小镇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发表演讲,提出了未来五大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这五大新将会影响各行各业的发展,那么APICloud(云栖大会展位号: B1展厅4T04)能为五大新提供哪些支持? APCIoud于2014年成立,是国内领先的移动应用云服务提供商,目前拥有两大业务板块:APP开发平台+APP定制平台。开发者在APICloud APP开发平台上,用标准Web技术即可免费开发高性能iOS、Android原生APP。截止2016年8月,APP开发平台为30万+开发者提成熟的APP开发技术支持,平台累计生成超过50万个应用,每天生成5000多个安装包。 (APICloud展位号: B1展厅4T04) 2016年9月20日,APICloud在强大的技术积累下推出APP定制平台,为具有APP开发需求的企业提供“保上线、快、便宜”的定制服务,该平台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1. 一对一免费在线需求评估:资深需求分析师为客户提供免费的一对一需求评估,帮助客户预先了解APP的开发功能、价格预算、开发周期。 2. 开发流程标准化:APICloud严格按照项目阶段进行标准化开发,将App开发分为需求预评估、产品原型设计、UI设计、App端开发、服务端开发、接口联调、测试及验收7个阶段。 3. 项目过程视频沟通:提供在线多方视频会议沟通功能,沟通视频存档保留,让交流更便捷、高效、可视化。 4.项目监管透明公开:客户在线可实时检查和确认项目进度, APP开发过程随时掌控。 5.验收体系严谨全面:在项目收尾时,开发团队严格按照APICloud标准化验收体系,将前后端源代码、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操作说明、测试报告等十几项交付物完整递交给企业客户,方便项目的更新迭代。 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云计算、大数据行业的创业创新,APICloud为双创经济提供坚实的移动应用开发基础服务,在成熟的移动应用开发技术上,为企业提供更快、更便宜、安全保上线的APP定制服务,将移动双创门槛降的更低,基石打的更牢,支撑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上海三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国内顶尖级工程师组成的团队,是一家领先的行业移动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App客户端开发等相关领域,专业化服务提供优质的手机App研发服务.主要包括:手机App开发,Android软件开发,iPhone/iPad软件开发,Ui制作,服务端开发等.
1...3738394041 42 4344454647..67